提高增长质量须从转变模式做起
2012-12-18   作者:张茉楠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张茉楠

  编者按: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有质量的增长”成为时下热词。本报编辑部认为,所谓有质量的增长应该是没有水分的增长,应该是有效益的增长,应该是与就业和居民收入同步的增长,也应该是有资源和环境支撑的增长。如何寻找有质量的增长?这无疑是从事经济工作的读者们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寻求有质量的增长”系列评论,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关系到中国发展路径的话题。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未来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会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实现高质量的增长,恐怕要从摆脱对旧有增长模式的依赖做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波周期从繁荣走向衰退和萧条的大拐点,目前全球仍处于危机后的大调整时期,复苏乏力,增长中枢下移,经济增长低于潜在趋势增长率将成为“新常态”,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我国经济历经了两轮比较明显的下行周期:2008年二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2010年三季度至今。与上一轮相比,本轮经济下行的幅度和速度、背后发挥作用的中长期结构性因素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影响中国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改变。
  从中长期来看,可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是由潜在增长率决定的,因此必须明确哪些是决定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的关键因素。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5倍,达到47万亿元,这种高增长完全得益于全球化红利和要素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发展战略的提出使我国的外源性增长效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其中进出口比值占GDP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9.7%上升到2008年的66.2%。入世十年来,我国的货物贸易额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规模增长了4.9倍,进口规模增长了4.7倍,2009年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达到9.6%,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以往经济全球化中的过度消费、过度借贷、过度福利、过度出口的失衡关系正在被打破,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总需求不断萎缩,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和主要源泉难以维持,并将步入递减区域。
  内部的要素结构也同样发生重大变化: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导致的劳动力供给、由政策和人口结构导致的储蓄率,以及由劳动力再配置格局导致的资本收益率都会出现变化,这使得中国低成本优势难以为继。
  随着人口结构转变的完成,这种特殊的增长因素最终要消失殆尽,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源源不断而带来的高生产率与高储蓄率导致较高的资本积累现状将不复存在,技术创新乏力导致劳动生产率放缓等正在使经济潜在增长水平下移。
  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根据世行最新发布的报告,近年来中国劳动生产率提升较快,2011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几乎是1980年时的8倍。但相比之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依然大大低于美国、欧盟及拉丁美洲国家和邻国印度的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2。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中国潜在增长率将继续“下台阶”,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向中速“换挡”。因此,增长目标必须由“速度”转向“质量”上来,从注重“要素投入”转向注重“要素效率”上来,着力提升潜在产出能力。
  目前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增长已遭遇瓶颈,依靠粗放的要素投入来获取经济增长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可持续的增长需要通过产业工人的升级、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来保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未来的中国必须告别只看“投入多少”而不看“产出多少”的增长模式。只有去掉水分和降低代价的增长才是实实在在的、高质量的增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八大看点”折射经济新动向 2012-12-17
· “定调2013”的特殊意义与使命 2012-12-17
· 结构性减税是急需动力 2012-12-17
· “深化改革”是明年的关键一招 2012-12-17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 部署2013年经济发展工作 2012-12-1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