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用有限资金建最有质量的保障房
|
探访广深保障房小区
|
|
2012-10-08 作者:记者 乌梦达/广州 深圳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字号
大
中
小】 |
“几年前,这还是一片低矮的握手楼,现在,这成了深圳龙华最漂亮的建筑群之一。”万科深圳龙华保障房项目工程经理段计先指着一片30多层高、整齐错落的在建高楼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他指的方向,被命名为“龙悦居”,是深圳在建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小区之一。不久之后,这里将建成供应11000套保障性住房。 深圳市住建局介绍,“十二五”期间,深圳全市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约24万套,总建筑面积约1536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的保障房将达到21万套,是“十一五”竣工套数的10倍。目前,深圳在建的保障房就达到20万套之多,为了完成这一宏大工程,深圳计划今年投入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高达200亿元。 记者走近小区,发现建筑工地旁边摆着几个硕大的“模块”。 “这是外墙、这是楼梯、这是楼板。”段计先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工业化设计的技术,所有结构按照标准尺寸在工厂定做,再统一到现场组装,“以往困扰住房的外墙渗漏等问题,就可以通过精确的工业化手段得到解决。而且,比起现场混凝土浇筑安装,工厂统一生产的建筑构件质量更可控。” 深圳市住建局表示,保障房不是低价低质,而是要用有限的资金建设最有质量的保障房,而龙悦居保障房项目,将成为深圳以后建设保障房的范例和模版。 深圳市住建局介绍,当前,除了保质保量完成保障房建设,保障房小区的各项公共设施也在同步推进中。“要努力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与周边市政设施、交通、医疗、教育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让保障用户住得安心”。深圳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而在和深圳相邻的另一大城市广州,除了和深圳一样面临近20万套的建设任务,另一项紧迫任务也摆在面前:已经建成分配的8万多套保障房,是否能服务好、管理好,成为建设高峰之后必须面对的课题。 上午10点左右,记者刚刚来到广州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区之一的金沙洲社区,这里居住着5600多户、17000多保障对象。这么大的规模,如此多的人数,政府要如何管理?又是否做到了保障房真正落到了最需要的人手里? 社区内一位姓丁的老人告诉记者,住进来已经两年多。原来住在城中村的“握手楼”里,通风、采光很差,“现在小区环境挺好、房子挺便宜,饭后还可以散散步、做做器械健身。” 他说:“这里每月物业管理费只有几毛钱,比周围楼盘低,但管得还不错。” 老人的话或许可以用一个小细节佐证。采访期间,保安拦住了记者,在多方查问身份后,才向记者抱歉解释:“不是有意为难,遇到生人我们都要问一问。” 而受到监管的不仅是保安等服务人员,还有住户。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住房管理处处长何剑虹告诉记者,为加强保障性住房的监督管理,广州借鉴了香港的经验,出台了《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试行)》,对可能影响保障房小区的26个项目进行明确规定,如果违反,就要扣分,而后住户会受到警告,扣分达到一定程度警告仍不改正还有可能被取消保障房入住资格。 “刚开始实行时很多住户反对,认为是在自己脖子上戴了枷锁,但是试行到现在,住户们自己也发现效果很好,小区内的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何剑虹说。 “保障房不是建完就完了,才是开始。广州对后续的监管十分重视,用了多种方法,来保障房应保尽保,维护社会的公平。”何剑虹说。 “规定很清楚,对于将保障房转租、空置超过一定时间或者改变用途,例如把住宅改成仓库等的行为,将毫不犹豫严惩甚至收回保障房。”何剑虹解释。 记者从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拿到的数据显示,通过多方巡查,广州派驻工作站共查处各类违规使用保障性住房行为209宗。其中,收回廉租住房55套及经济适用房1套。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