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走工业化道路,由前30年的重工业,到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的制造业,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的锐减,东南亚等其他地区更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使中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步下降。
如何把科技创新作为大国崛起的引擎?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观点:
-“研究所、大学校园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阵地。”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是科研院所和大学是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真正转化成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必须要靠企业来衔接。这就需要“大学、创投、企业”三位一体,也就是科技园模式。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沙山路,就是这一结合的最好典范。
-“用市场吸引外商来投资,我们就具有了他们的科技。”
改革开放的30年发展,就是“市场换科技”的30年吗?外国企业只利用税收的优惠,建立起所谓的研究中心来应付,根本不会把核心科技带给中国。2008年年底,国家重新评定高新技术企业,严格规范专利数,包括微软、诺基业在内的绝大多数外企,做足了“中国实验室”的表面工夫,居然连基本的专利数都不够,竟丧失了高新企业的资格。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都制定法律,限制某些科技对中国的输出。归根结底,科技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对手”不可能把核心技术轻易与人。
-“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VC)是推动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就像互联网大潮那样。”
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没有管理经验的投资,注定会“避重就轻”。看看我们在海外上市的公司:TOM、腾讯、搜狐、空中网……大都是概念性企业。以著名的美国IDG在华投资为例,他们主要投资一般资产、时尚类项目,而且大部分是后期投资。投在种子期、早期的项目凤毛麟角。而外资投资公司,大都是以资本利益回报为主要目标,只关注财务报表上的回报率,对中国社会没有什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说明,想促进核心技术的创新,还需要扶植有社会责任感、深爱中国这片土地的本土创业投资。
-“大企业实力雄厚,又有市场做导向,有能力推动创新发展。”
这句话也只说对了一半。看起来是这样,但现状是,除了少数企业外,中国大部分企业都缺乏持续研发的能力,甚至是研发的信心和愿望。一些高科技、已经步入国际化的大公司,大都只是世界的组装工厂而已。一些上市龙头企业,每年的专利也仅有几十项。如果缺乏引导,放任企业自己去摸索,会走很多弯路,多交很多学费。更关键的是,会耽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最佳时机。在这本书里,我会用美孚和施乐的例子告诉人家,大企业的创新发展思路是什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内部创新。这是目前中国企业发展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是中国企业快速崛起、永续发展的密码。
2008年高涨的全球经济危机,把中国推向了风口浪尖。世界市场需求的不足,让我们的外贸引擎失灵。就业压力、产业升级、金融风暴,使得中国不得不加倍打起精神,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在科技创新领域,真正地杀出一条血路,形成新的引擎。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有众多海外经验丰富的炎黄子孙,有着勤劳刻苦的民族传统。
我愿意把40年在美国硅谷、新加坡、台湾地区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广大读者,分享给祖国大陆,希望我们在创新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快速崛起,并且长期永续。所以,我的结论是:
创业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间接推动科技创新并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