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推进,经济危机来临的周期似乎越来越短。东南亚经济危机、拉美金融风暴、互联网泡沫、原油价格暴涨、次贷危机……这些危机此起彼伏,一次次考验着企业的神经。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企业如何正确地协调长期研发和短期收益之间的矛盾?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他出版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曾经提到,产品、技术的持续创新会遇到挑战。突破性的技术诞生时,往往不能带来巨大的利润回报,并且可能无法率先被市场接受。
在此讲一个苹果iPhone的例子。SUN公司的一个工程师,就好像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IT版。他曾经一度为钱伤透脑筋,房贷、医疗费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一度想出售自己的房产。直到iPhone出来后,他在家里一边喝饮料一边开发游戏,每套5美元,这让他在第一天就赚了1000美元,他和老婆高兴得几乎跑到街上。
苹果用商业模式改变了这个世界。荣幸的是,我曾经在30年前,这家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扶植过它。1979年,我代表施乐创投公司投入了100万美元的早期资金。吸引我的正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别具一格的才华,我亲眼见证了他的创造性天分在iPod、iPhone等产品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次又一次引领了时代潮流。
在给一家创业公司做咨询的时候,当对方大谈技术如何独特时,乔布斯冷冷地指出:“绝大多数技术,是可以被廉价模仿的。”而这位天才同时强调的是人的作用:“一个优秀的人才,比得上50个以上的普通员工!”
现在,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内的多家中国通信运营商,也模仿苹果的软件销售模式,例如,移动推出“mobile wall”,Google推出“android
market”,诺基亚推出“ovi store”。
Google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伟大的技术,不是因为它的销售模式,更不是因为它的管理风格,而是它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创新。在用户使用Google,点击操作的时候,持续的商业价值出现了。百度的竞价排名则是另一个伟大创新。苹果的iPhone,以及它采用的软件销售模式,在世界刮起一股时尚旋风。苹果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行之不远。
挖掘了苹果、Google商业模式的,不是科学家,而是企业家。更准确地说,是在创业投资推动下的企业家。
我会用大量的篇幅和鲜活的案例,揭示出创投对创新的重要性。创业投资,简称创投,也有人称之为风险投资,或风投,英文简称VC。请记住本书使用的唯一公式:
“创新+创业+创投=创造价值”
这个公式会在这本书里多次被提到。这是我70年人生累积的基本理念,是被美国硅谷所验证的。在我的脑海里,它也是中国能否成为“健康”的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国家崛起的密码。
国家创新的现状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农轻商的农业文明国家,几千年来,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