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在近年来的“两会”上,收入分配一直是持续热点。国家“财富蛋糕”越做越大,如何分好这个“蛋糕”,使得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便成为关键问题。今年“两会”期间,这一百姓关注话题再次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热议,不少代表委员表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亟待深化。
两会聚焦收入分配 切好财富“蛋糕”分享发展成果
官方频频表态将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但《工资条例》、收入分配总体改革方案等关键性文件的出台时间仍未明确。中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去年25个省市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但高企的CPI使“增长感”有限,民众期盼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刚性”配套文件尽早出台。
2011年,中国GDP总量已高达47万亿元,在外部经济环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保持9.2%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去年的人均GDP已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其中北京2011年人均GDP约12447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与此同时,去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仅为人均GDP的约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4736元。
国家“财富蛋糕”越做越大,但如何分好这个“蛋糕”,使得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便成为关键问题。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亟待深化。
全国政协委员、华泰集团董事长李建华表示,居民收入的增长和GDP的增长同样重要。通俗地说,就是不能只顾做蛋糕,而忽略了分蛋糕。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成为牵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性问题,建议本届政府能够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已连续5年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宗庆后指出,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仍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不利于培育中产阶级、中等收入群体,也不利于当前拉动消费内需的目标。
网民称CPI偷走“幸福感” “倍增长”不能“被增长”
据人社部介绍,仅2011年就有25个省(市、自治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幅度达到了22%。而且这个调整是在前年30个省(市、自治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最低工资不断上调,但民众“增长感”有限。
随着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的同时,物价也在不断上涨。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CPI同比增长5.4%,远超年初制定的4%的目标。
新华网的一篇报道指出,在一网站超过160000名网友参与有关如何减少收入水平差距的调查显示,22.6%的网友认为应提高工资标准、并设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涨得虽快,却也跑不赢CPI。
此前,有北京白领抱怨在北京月收入7500元仍没有安全感,不少网友纷纷表态支持,称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不少网友认为,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间自己的收入有所增长,但是“增长感”却没多少,高企的CPI“偷”走了自己的幸福感。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指出,要提高职工工资,更要减少居民工资“毛增加”和幸福感“净增加”之间的差值,不要让CPI绑架了百姓的幸福感。
官方密集表态“涨工资” 收入增长盼“刚性”保障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调低到7.5%,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在这种状况下,工作会不会更难找?工资还有希望再涨么?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最实际的问题。
近来,官方频频表态稳步提高工资标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3月7日答记者问时表示,将积极稳妥地推进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十二五”期间,每年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不低于13%。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3月7日称,今年,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要求,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工资性收入方面,加快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
然而,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和《工资条例》等关键性文件出台时间仍未明确。据《半月谈》报道,由发改委制定的《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的方案,自2004年就开始酝酿,几易其稿,至今仍未出台。而由人社部推动的《工资条例》原本在2010年便呼之欲出,但到现在仍悄无声息。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提出“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但也没有给出时间表。
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建议,今年年内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并列出改革“路线图”:国务院和各部委明确责任和分工,给出方案出台时间表;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牵头的协调小组;明确改革目标短期和中长期目标,确定改革重点任务和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