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澳大利亚1月失业率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为5.1%,为2011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尽管如此,澳大利亚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近期金融、航空等行业先后宣布裁员,一些分析人士担忧澳大利亚可能经历一波裁员浪潮。
本月中,澳新银行表示,为适应更严峻的全球金融环境,计划在澳裁员约1000人,裁员计划将在2012财年底前完成。西太平洋银行最近也表示,因信贷需求减弱而有意裁员400人。随后,澳大利亚航空公司宣布,受燃油价格上涨和大规模停航事件影响,公司上半财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3%,公司计划裁员500人。
对待这样的裁员潮,矿业独大或许是主要原因之一。澳大利亚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金融博士郭生祥认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尽管澳经济相对运行良好,矿业独大造成的失衡有所增加,因此独大积累引来的裁员现象还会持续。郭生祥称,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煤铁矿出口占比增加了10%,其价格较之同时期的国际油价上涨幅度更大,进一步巩固了澳大利亚经济矿业独大的格局。
还有分析指出,近年来,澳洲矿业独大,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增加了矿业部分的资本竞争成本,导致物价上涨,加剧澳元汇率上涨;农业、教育出口等汇率成本增加,经营困难,在国际上被替代的概率大增;在某些制造业、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涨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价格下降的倒挂现象,迫使部分企业半停产、停产、裁员甚至倒闭。此外,资本流入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形成资产泡沫,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开工率不足,出售率下降,抵押按揭数量大减,导致严重依赖手续费的澳银行业信贷总量、质量骤降,呆坏账率上升,新增信贷规模不足,业务量萎缩,资本回报减少,于是裁员不可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银行业固有的经营弊端也加剧了银行困难。由于澳大利亚四大银行长期垄断,也已形成较高收费习惯以及霸王性的利率条款,澳央行近期下调利率明显增加了银行经营压力。在投行业务领域,国际性较强的麦考瑞银行的投行业务输出较多,金融危机爆发后此类业务暴露出极大汇率风险,导致衍生品亏损。此外,在欧债危机中,一方面澳洲银行在欧洲的业务损失也不小;另一方面,欧洲银行加紧从其驻澳分支机构抽离资金。内外压力之下,金融业被迫裁员也就不难理解了。
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澳大利亚央行日前在其季度经济展望报告中将澳大利亚2012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由此前的4%降至3.5%,该行还把2012年澳大利亚的通胀预期由3.25%下调至3%。
不过,面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领域出现的困境,澳大利亚政府似乎并不急于出手干预。首先,矿业独大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当前裁员失业现象并非破坏性、全局性的,澳经济可能陷入滞涨、不景气,但尚不至于爆发危机;其次,澳洲银行业的问题没有欧美同行那样严重,监管者或许乐见其风险充分暴露,从而促进银行业贯彻利于提高其竞争力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