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河北承德旧称“热河”,历史文化悠久,拥有5000年红山文化、1000多年契丹文化和300余年山庄文化。承德从清代的第二政治中心到上世纪80年代的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再到现在的争创国际旅游城市,它的发展与转型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清朝建立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在承德修建了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成为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可以说,那时的承德不仅成为北京以外的重要政治场所,而且也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所在,市场繁荣,经济发展,是一座“国际化城市”。
2009年,承德决策者立足区位、资源、生态、文化“四大优势”,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将城市发展的目标锁定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上,2010年,承德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做出了《关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决定》。该市对城市发展进行了全新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既要有效保护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又要彰显“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城市特质,全力构建以休闲旅游产业为战略支撑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把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推动旅游产品向世界级休闲旅游精品跨越。
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上,将休闲旅游作为第一战略支撑产业,健全休闲旅游标准体系,请来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出谋划策,把避暑山庄及外八庙、金山岭长城、坝上草原等旅游资源,用现代的、休闲的配套项目包装起来;把良好的高山、森林、草原、温泉等生态资源与现代健康产业、高端休闲项目融合起来;把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与参与性娱乐项目结合起来,围绕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坝上森林草原、金山岭长城等三大板块,重点培育八个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区,力促由观光胜地向休闲旅游高地迈进。
“要做好休闲旅游业,光靠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外庙作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种资源优势,使人文、生态、体育、疗养等休闲业态成为相互补充互为依托的旅游品牌,才能形成立体效益和长久效益。”承德市委书记杨汭说,承德以品牌化提升为导向,依托避暑山庄及外庙,将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能够打动人心的休闲旅游产品,打造世界顶级的系列休闲旅游品牌,形成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构成的休闲旅游产业体系,传承历史文脉,还原古城风韵,精心打造“皇家休闲旅游”品牌。
为增加旅游的美誉度,承德市已先后投资503亿元,建设了76个旅游项目,重点建设围场皇家体育休闲基地、隆化茅荆坝温泉城、兴隆将军国际建康城等10个龙头项目。投资80亿元的将军国际健康城项目在兴隆县陡子峪乡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这个项目是结合新民居建设对7个村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以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风光为背景,建设有旅游观光区、户外运动区、酒店公寓区、老年公寓、新民居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运动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区。
目前,承德已成为中国具有较高声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特别是避暑山庄、外八庙、金山岭长城等在国际市场上已有很强竞争力。到2015年将建成多元支撑、复合型、国际化的休闲旅游基地,旅游接待人数3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市休闲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比重15%以上,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亿美元以上。
目前,承德市已形成文化古迹、森林草原、温泉疗养、体育休闲四大旅游产业聚集区,旅游产业实现年递增16.8%。记者从承德市旅游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3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198万人次,同比增长28%;接待入境游客196532人,创汇629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37%。到2015年,承德将建成多元支撑、复合型、国际化的休闲旅游基地,旅游接待人数3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