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券商研报可谓乱象丛生。从中国宝安“石墨矿”事件到宁波联合“被锑矿”,从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到中信证券的“天价榨菜”事件,一向专业严谨的财经圈最近给人的印象越来越向娱乐圈靠近,不少券商的研究报告正逐渐沦为市场的反向指标。细数发现,券商研报至少有着“四宗罪”。 走捷径直接抄袭
5月18日有媒体曝出,西部证券投资顾问报告与天相投资报告雷同。具体表现为:西部证券在投资顾问报告中的题目、目录、摘要、正文等方面完全复制天相投资同类报告,仅报告最后以西部证券投资顾问名义署名。
据业内人士称,现在抄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券商研究报告并非建立在实地调研基础上,而是对着财务数据想文章,根据行业估值水平,结合估值模型作出的预判。有些明星分析师报告一出,部分分析师就会跟风模仿,业内早期的一些扎实调研的精神现在已经很难见到。 有券商研究员认为,抄袭门的出现,充分反映了目前没能重视对研究成果的保护,这样下去,将扼杀对行业及公司深度研究和密切跟踪的热情和动力。他认为,“放任研究成果被广泛无偿流传和抄袭,将不利于卖方分析师利益的保障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其实,在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中“执业纪律”一条明确规定,证券分析师应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严正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在研究和出版活动中不得有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研究成果的行为。 券商评级95%为推荐
券商分析师力推自家投行项目的情况比比皆是,研报评级95%为推荐,也不乏强烈推荐。在中小项目“高手”平安证券和国信证券,这种现象非常明显。 可是,据WIND统计显示,2010年一共有87家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由2009年的盈利转变为2010年的亏损。而一些上市公司几乎同时有多家机构的研究报告,但这些报告不但没能准确地预测到这些公司将会发生业绩大变脸,反而给了这些公司“推荐”的评级。 “变脸王”绿大地业绩修正无数次,一批老牌券商中金公司、安信证券、广发证券等曾纷纷给出了“推荐”评级,在他们的一路推荐下,公司业绩却不断下滑,让投资者大跌眼镜,最终“披星戴帽”变成“ST大地”。据悉,目前已经有投资者起诉相关券商在研报中涉嫌虚假陈述,并要求赔偿。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些评级并非刻意造假。有分析指出,研报中对目标价的预测是根据对公司盈利情况而预估的,如果研究员对业绩预测有差异,那么最终的目标价就有差异。照此看来,如果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那么目标价自然也看上去“很离谱”。 研报3天出一份高产难保高质
前期炒得沸沸扬扬深国商与东海证券“研究员从未进行实地调研”的乌龙事件刚刚平息,又曝出申银万国对张化机的报告主要数据与事实不符。日信证券对宁波联合“锑”矿研报遭到了上市公司否认,而其导致的二级市场的波动遭到投资者的投诉。 数据显示,2010年,多数研究员一年出具的研报在30篇以上,多家券商的研究团队均超过100人。按2010年人均研报发布数量算,大券商人均发布26至37篇研报不等;有些中小券商的研究员一年平均要写超过110份研究报告。这也意味着在去年,券商研究员大概3天出一份研报。如此高频率撰写出的研究报告,其质量和调研的深度着实令人堪忧。 而由于没有对上市公司进行充分的调研,离奇研报频发就不足为奇了。业内人士指出,真正了解一家上市公司,不在企业待上几个月是不可能了解透彻的。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哪个机构的研究员能够做到这样,更有甚者,很多研究员根本都没去公司调研,仅凭公告或网络资料就写出了研究报告,这样生产出来的研究报告的质量可想而之。 同时,尽管研究员有时确实去上市公司做调研了,但由于调研不充分,采集信息不扎实,得出的研报同样也容易出现大的偏差。比如有些研究员调研时轻信上市公司高管的话,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考察验证,轻易做出判断。 为赚眼球甘当标题党
即将在创业板上市的新股冠昊生物这几天被网友冠名为“脑残公司”,起因就是渤海证券在其新股定价研报的标题中这样描述此公司:“专业补脑残
国产植入医械并蒂莲”。网友表示“见过雷人的,还没见过雷成这样的。”除了像渤海证券这种“专业补脑残”的标题,还有券商研报的标题则是“最美的时光值得你拥有”、“让通胀飞一会儿”,明显受到了广告词和电影名字的影响,但内容却和标题没什么直接关系。 诚然,一个好的标题对研究报告而言非常重要,但标题其实就是对研究报告核心内容的体现,如果过分强调的话则可能适得其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有部分的研究报告纯粹是“标题党”,标题虽然吸引人但华而不实,这样下次可能就没有兴趣再去看该分析师的报告。 而作为普通投资者,想从研报里面捞稻草的想法也已经不太靠谱。在这个加息、政策风险、高估值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的市场里,鼓吹易,证明难。对待券商研报,审慎的心态很必要,对于结论则要学会小心,不宜把它们视做操作手册和投资利器。(经济参考网综合中国证券报、法制网、上海证券报、信息时报、理财周报、新浪财经、证券时报等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