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忠(江苏画家):我最关心的是文交所推出的这些作品,估价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到底值不值? 作为投资渠道来说,这种模式我本身并不反感。如果你推出的是一幅宋代名家的作品,一个人的财力买不起,把它分成股份,号召大家来投资,这未必不可行。又或者,文交所方面拿出国内一流书画大师的精品来分份额,比如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这些大师,估价1000万元甚至几千万元也绝对不过分,因为其作品本身的价值就放在那儿,升值空间肯定不容置疑。但现在推出的这些作品,估价是不是准确?一旦人为过高定价去炒作,对投资者来说就存在隐患。 坦白说,我绝不是要攻击哪位具体人士。只是认为,既然要推现当代画家,事先就应该看作者是不是有历史地位,我所谓的地位指的是过去50年当中其在学术上的定位。如果这位作者在美术史上具有一定地位,才能保证投资将来可能升值,这种模式也不至于走下坡路。 但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除了已逝的那些大师们,在现当代画家当中,你要说哪一个人有历史地位,这很难。衡量的标准是站在历史角度,看这位作者是不是对美术史有贡献。评价一位作者,需要我们搞理论的人士客观、全面地下判断,就像中国画,它所包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哲学非常深奥,作为理论界人士,给别人评价前首先自己必须研究透这些。可惜现实情况是,我们绝大部分理论家不安心于只钻研某一个领域,而是习惯性地对什么都去评论,有的人除了搞理论,甚至还去画画、办画展,你说,这样的理论家有什么话语权,他对作者与作品的评估又有多客观,我想懂行的人都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吧? 因此我认为,文交所做艺术品份额交易,与其目光盯在书画上,不如多发展像黄金、钻石这样的流通“硬货”,至少估价的标准比较公开、客观。如果非要做书画,为投资者考虑,还是古代、近现代名家作品更加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