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在苏丹拥有海外最大最完整的油气产业链。南部苏丹独立,给深耕细作了15年的中石油出了一道难题。
南部苏丹全民公投的结果于2月7日公布。南部390万选民中,98.83%投票支持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北部地区分离。这意味着,在经历了长达50年时断时续的内战之后,南部苏丹将于今年7月9日宣布独立。
尽管在意料之中,这个事实还是让外资石油公司忐忑不安。苏丹石油产量主要集中于南部(约占70%),而石油炼化和出口基础设施却基本建在北方。根据2005年苏丹内战双方签署的《全面和平协议》,石油收益由南北政府五五分账。但南部苏丹却多次抱怨分得太少,认为产油量很少的北方拿走了原本属于南部苏丹的石油财富。此背景下,南部苏丹独立,直接意味着7月9日之后,外资石油公司将不得不同苏丹南、北政府分别重签协议。考虑到这些石油公司的上中下游资产将被一条国界分拆至两个国家,利益纠纷几乎不可避免。
据中石油驻苏丹的一位管理人员透露,中石油目前在苏丹拥有1/2/4区块、3/7区块、6区块、15区块四个上游投资项目,还参与投资建设了喀土穆炼油厂、喀土穆石油化工厂、石化贸易三个下游项目,以及1/2/4区块、3/7区块和6区块的原油外输管道。中石油的好几个石油区块都位于边界线附近,目前局势尚不明朗,充满不确定性。
同中石油一样,外资石油公司都希望原有合约能继续生效。但他们也明白,摆在面前的将不是单纯的商业谈判,更涉及南北苏丹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未来谈判将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边界如何划定,油气资源和水资源如何分家,由谁来作为代表各自国家石油公司的主体,南部苏丹是否建设自己的输油管道,石油债务如何分担,税收体系如何改革等等。
另一需要担心的因素是,南部苏丹独立后,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利益将面临来自美国、欧洲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挑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中心副研究员张春在最近撰写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美国作为南部苏丹独立的最大支持者,很可能大举重返。而欧洲石油公司、服务公司和二级承包商之前就没有全面撤出苏丹,南部苏丹独立后,其重返步伐甚至可能快于美国。亚洲国家中,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均已在南部苏丹油田中持股,而日本正与南部苏丹就修建由南部苏丹通往肯尼亚拉穆港的输油管道展开谈判。
据知情人士透露,是否参与这条南部输油管道的修建,对中国石油公司也是难题。如果不参加,这条管道建成后,中国在北部苏丹石油工业设施的作用将大大下降;如果参加,不仅投资回报率有待论证,还很可能招致北部苏丹政府的不满。
据公开资料,中国石油公司目前拥有苏丹石油业约40%权益,苏丹开采的约60%的石油售往中国。其中,中石油是最早来到苏丹的中国石油公司,在苏丹拥有其海外最大、最完整的石油产业链,覆盖上中下游及其相关港口设施。
上世纪60年代,因缺乏开发石油的资金和技术,苏丹政府邀请意大利阿吉普和英荷壳牌在北部地区勘探。美国雪佛龙也同期进入苏丹,先是1976年在苏丹港附近的苏阿金(Suakin)发现天然气田,后陆续在南部地区发现大型油田。苏丹南方战争之后,雪佛龙三名雇员被反政府游击队杀害,公司决定放弃开采权,撤离苏丹。1997年美国政府开始制裁苏丹。与此同时,1996年苏丹总统亲自出面邀请中国石油公司加入。
1997年,中石油参与国际竞标,获得被雪佛龙抛弃的1/2/4区块石油开发权。同年6月,中石油与三家伙伴共同组建联合作业公司——大尼罗河石油作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中石油占股40%,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占30%,印度国家石油公司占25%,苏丹国家石油公司占5%。参股者还共同修建连接油田和北部港口的原油长输管道。这条管道长约1506公里、管输能力1250万吨/年,始于苏丹中南部的黑格里格油田,途经喀土穆,直达苏丹港,是苏丹原油输送的生命线,于1999年完工。
2000年11月,中石油集团又中标苏丹东部Melut盆地的3/7区块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目前有41%的权益,合作伙伴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拥有40%、苏丹国家石油公司拥有8%、中石化集团拥有6%,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拥有5%。
除此之外,中石油还于1995年9月获得位于苏丹穆格莱德盆地西北部的6区块的开发权,目前拥有95%的权益。2005年,中石油联合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苏丹国家石油公司、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和HiTech公司,同苏丹政府签署了位于苏丹东北部的15区勘探开发产品分成合同,中石油占股35%。
在中下游领域,中石油于1997年承诺出资50%,与苏丹能矿部合资建设了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的喀土穆炼油厂,并在年产量2万吨聚乙烯的喀士穆化工厂中占有95%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