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新华社发(徐宏星/摄) |
“‘十二五’发展的目标是:把国家电网公司建成以电网业务为核心,金融、直属产业和国际业务全面发展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刚刚结束的国网2011年“两会”(即第二届职代会一次会议和2011年工作会)上如是宣布。
业内有评论认为,这是一个“宏伟而壮烈”的选择。一方面,“世界一流能源集团”的目标,彰显了国网公司在新的历史阶段确立的更大范围内的创业雄心和宏伟蓝图;另一方面,“金融、直属产业和国际业务”的提出,透出在当前电网主业“非盈利”大势之下,刘振亚为国网公司经营业绩而不得不另辟蹊径的良苦用心。
电网核心业务:求大求强
据了解,在“十一五”电网核心业务发展蓝图中,国网公司“着墨”最多、也最为靓丽的当属在特高压工程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此,刘振亚不无自豪地宣称:“国家电网已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系统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交直流混合电网。”
国网公司致力于打造“最大电网”、“最坚强电网”,但却不能成为挣钱的电网。国网公司核心业务是电网经营,但电网核心业务却不挣钱,而且也不能追求挣钱。
作为带有自然垄断属性的电力输送平台,电网公共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其“社会公益性”和“非盈利性”。严格的电价管制政策,似乎证明了这一点,资产规模巨大的电网公司,长期以来“被”保持着超低的利润。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2万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56年电网投入的总和;售电量从1.5万亿千瓦时增加到2.7万亿千瓦时,增长83.6%;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到3585亿千瓦时,增长3.6倍;资产总额达到21192亿元,增长81.2%;但累计实现利润1336亿元。
5年累计利润1336亿元,即平均每年的利润仅为267亿多元。但实事求是地讲,这已经是这家央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交出的一份相当了不起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05年底国网总资产为11767万亿元,当年利润144亿元,资产收益率仅为1.2%;到2010年底资产总额达到21192万亿元,当年实现利润450.9亿元,资产收益率达到2.1%。
作为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电网平台,国家电网上述业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国家有关部门对其考核因此并未受到利润和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据介绍,国网公司业绩考核连续6年两个任期获得A级,世界企业500强排名由2005年的第40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8位。
尽管国网公司可以不以利润为考核的目标,但《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刘振亚似乎从未放弃对利润的追求。在谈及国网公司“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时,他又特别提出了“利润指标”:即到2015年,在资产总额突破3万亿元,售电量达到3.8万亿千瓦时,总收入超过2万亿元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总额700亿元,增长50%以上,5年利润总额较“十一五”翻一番。
金融、直属产业和国际业务:利润贡献度达到40%
显而易见,在电网核心业务难以提升盈利水平的前提下,国网公司“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利润总额较“十一五”翻一番的目标并非易事。对此,刘振亚似乎只能另辟蹊径,他由此提出:在“十二五”公司利润构成中,金融、直属产业和国际业务的贡献度将达到40%。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已经在金融、直属产业和国际业务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并形成了国网“英大系”金融产业、“英大系”传媒产业,以及在抽水蓄能和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多家发展平台,同时他们还把电网核心业务“推出”国门,先后在菲律宾、巴西等国家电网项目运营中获得突破。
据了解,英大国际集团是在原国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的,于2010年12月22日挂牌成立。其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英大长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英大期货有限公司等7家金融企业;同时,以英大集团公司为母公司,7家金融企业为成员企业成立英大国际集团。
英大传媒投资集团则是于2008年8月成立的新闻与出版领域的传媒企业。旗下集中了《国家电网报》、《亮报》和《国家电网》、《能源评论》杂志以及中国电力出版社等多个业务板块。
在谈及“十二五”和2011年的发展时,刘振亚直言:“从现在起的5年是金融和直属产业发展能力的提升期。”“是把公司全面建成国际化企业的机遇期。”
刘振亚称,2011年将健全金融控股集团的管控模式和运行机制。优化金融发展布局,积极开拓基金和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加快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建立金融企业与网省公司、直属企业协同运作机制。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战略重组、战略投资者引进和股份制改造,深入开展上市研究。同时,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直属产业。加大科研、装备制造等产业重组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瞄准高端优势领域,着力提升系统设计与设备集成能力,推动电工装备及制造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加大直属产业资本运作力度,培育优质企业上市。
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刘振亚更是雄心勃勃。他表示,“我们要抢抓机遇,在国际电网运行管理、资源并购、工程总包、招标采购、标准制订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建设具有海外电力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等综合业务能力的国际化公司。”
特高压:“十二五”电网发展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国网公司的“特高压”发展之路并不平坦,甚至堪称“充满艰辛”。但刘振亚依然明确表示,发展特高压是“十二五”国家电网发展的重中之重。
刘振亚这份底气来自何方?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来自“十一五”期间特高压从理论到实践的成功。一方面,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两年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累计输送电量206.5亿千瓦时。充分发挥特高压和大电网优势,缓解了华中地区用电紧张局面,有力支援了南方地区抗旱、上海世博会保电和广州亚运会供电等;另一方面,自主建设的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成功投运,特高压发展再次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
“更为重要的是,发展‘特高压’已被刘振亚视为打造‘世界一流能源集团’的必然选择。”上述分析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
许多人注意到,在国网2011年工作会上,刘振亚谈及特高压时充满自豪感。他说:“经过5年发展,国家电网规模总体实现翻番,装备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开创了世界特高压电网发展新纪元。”特别是交直流示范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和全套设备制造能力,这不仅带动了民族电工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而且在世界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正是在此基础上,刘振亚提出了“十二五”国内电网建设中特高压的发展规划:建设联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东纵:锡盟-南京,中纵:张北-南昌,西纵:蒙西-长沙;北横:陕北-潍坊,中横:靖边-连云港,南横:雅安-上海)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项直流输电工程(其中特高压直流10项),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同时推进各区域、省级电网主网架建设,实施城市、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在试点示范基础上,统筹开展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
与时同时,刘振亚还把“特高压”作为国家电网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杀手锏”。
他表示,2011年在继续做好菲律宾国家电网运营管理的同时,实现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的平稳过渡和安全运营,并将着力推进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在巴西的应用;还要开展与俄罗斯联邦电网公司有关特高压电网规划和可行性研究,以此参与俄罗斯电网改造;推进与美国电力公司(AEP)的合作,加强公司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标准的国际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