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市化程度高、高层建筑众多,但20多年来未发生重大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为解决高层建筑消防和逃生难题,日本建立了完善的消防安全法律体系并将规定落实到位,同时重视技术开发,不断推出“花小钱办大事”的消防安全解决方案。日本虽然拥有发达的航空消防力量,但对其并不迷信,仍以完善建筑自身消防设施和提高民众防灾自救能力为主要目标。
举行消防演习成常态
根据日本《消防法》、《消防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建筑管理者负责维护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转,设立专职防灾管理员,并由物业人员组成志愿消防组织。防灾管理员需制订日常防灾计划、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并组织楼内人员进行防灾自救演习。志愿消防组织负责在灾害发生时保护楼内人员的生命安全、通报联络、组织撤离等。
记者看到,日本多数高层建筑内的防火门、排风机、消防泵、消防栓等设施都很完备,逃生楼梯等消防通路位置明确,标识醒目清晰。一旦有事,防火门“关得住”、排风机和消防泵“开得动”,是避免灾难的基本前提。
日本高层建筑均定期开展消防和防灾训练,并按制度长期坚持,很多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对此深有感触。记者在东京多次采访过消防及防灾训练,发现日本此类训练非常务实。日本的防灾训练通常由高层建筑的物业方组织,每次训练一小时左右,目的是让受训者了解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时应如何逃生。基本上在一两次培训后,民众就能明白发生灾难时如何行动。
“Parktower品川”是位于东京都港区的一幢32层公寓楼,建于2005年,楼高112米,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总户数325户,是东京典型的高层住宅建筑。记者看到,每户居民家中均装有火灾报警器并配备家用灭火器,且每年定期检查。每户人家的智能门禁系统,均设有连接大厦物业的消防报警功能。在每层的走廊等公共区域,消防栓、消防水等设施的位置非常醒目。
该楼所有阳台都按规定建成开放式阳台,每户阳台均与邻居家的阳台有逃生门连通。此外,楼顶设有直升机停机坪,且楼顶平坦,为直升机救援保留了良好的净空条件。
据住户介绍,该楼每年至少举行两次消防演习,还定期有消防安全人员入户检查,确保火灾报警器、家用灭火器等装备得以有效维护。
家用报警器“应急电梯”保障消防安全
日本极为重视完善消防软硬件建设的细节,利用技术进步加强消防安全,推出了很多技术成熟、“花小钱办大事”的高层建筑消防解决方案。
根据日本消防厅的统计,在火灾中丧生的人约61%是因为撤离不及时,而报警器则可大幅增加居民在火灾初期及时撤离的可能性。针对诸多老建筑缺乏火灾报警设施的情况,日本2004年修订《消防法》,要求新建住宅均安装火灾报警器,并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规定老旧建筑强制安装的最终期限。
鉴于老旧建筑受特殊条件限制,日本专门推出了方便快捷的家用火灾报警器。这种报警器采用电池供电,一粒电池可使用十年,报警时自动通过无线信号联系物业在公共区域安装的传感器。因此,这种报警器在居民家庭安装时无需布线、价格便宜,适合老旧建筑改装。在日本的大型超市和家装用品店,均可买到各种型号的此类火灾报警器。东京将在几年内全面普及安装这种报警器。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老弱病残人员很难自行通过楼梯到达地面,对此日本开始推广使用应急电梯,即在高层建筑的多部电梯中,规定一定比例的电梯作为“应急电梯”,这种电梯配有应急发电机,在火灾造成停电时可自行运转,确保将高层人员疏散至地面。
不迷信航空消防力量
日本的航空消防力量较为发达,仅东京消防厅航空队就装备有3架大型直升机和4架中型直升机。东京的高层建筑群中,也经常可见相邻几座大楼的楼顶均设有直升机停机坪。日本消防部门从毕业于消防学校并参与过火灾现场救援的人员中选拔飞行员,从而保证消防直升机的飞行员、指挥员和急救员都是专业消防人士,具有火场实战经验。
日本既重视航空消防力量的建设,又充分认识到其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仍以加强建筑自身消防安全为主要目标,不对航空力量产生依赖心理。
因此,日本消防部门对高层建筑的工作重点,仍是力求建筑自身的消防设施妥善有效,加强火灾预防和火灾发生后的初期反应能力。只要高层建筑自身的消防水池、消防泵房以及消防管路等设施有效,相关人员具有足够技能,就可以将火灾概率和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未发生过重大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火灾。东京等地的航空消防力量,近年来主要用于运送伤员、山地救援、现场勘查等,在高层建筑救援方面几乎未获得“用武之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日本高层建筑火灾预防措施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