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日,中国代表团举行G20峰会首次新闻吹风会。新华社发(邹峥
摄) |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6月26至27日聚首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召开以“复苏和新开端”为主题的第四次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各国领导人就如何解决世界经济重回健康轨道中的各种分歧进行对话。其中,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削减各国财政赤字和征收银行税等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保增长还是减赤字?
根据会议东道国加拿大政府发布的信息,会议将讨论四项主要议题,包括经济可持续与平衡增长、金融部门改革、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促进全球贸易增长等。 盖特纳26日在多伦多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本次峰会必须从根本上致力于增长。作为二十国集团的挑战在于合作加强增长前景。”他表示,由于二十国集团的合作,世界经济现在从危机之火中走出,开始重新增长,国际贸易开始扩张,并在修复金融创伤。他同时强调,危机的伤痕依然存在。各国应吸取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教训,不应过早结束推动复苏的刺激经济政策。据法新社报道,盖特纳还表示,他担心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在减少赤字的问题上行动得太快了一些。他认为,这些国家的政策还不足以让人相信可以看到强劲的GDP增长。 除了美国,G20中的一些新兴经济体也担心,欧洲过紧的财政计划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 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吉多表示,如果“减赤”计划发生在发达国家,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会更大,因为这些国家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财政调整而非经济增长上。如果发达国家作为出口方,将会是以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改革。 但是,债务问题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据路透社报道,预计G20中发达国家今年的债务总计已达到GDP的107.7 %,新兴经济体的这一比例预计为37%,而G20中发达国家在2007年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时的这一比例只有80.2 %。 据法新社报道,27日早上对话开始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告诉记者,二十国集团成员将同意在不迟于2013年将二十国整体政府财政赤字减半。 她还表示,这将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中的一项重要共识,她将其称为“增长友好型的减赤计划”。法新社在会议进行中拿到的一项会议声明草案显示,各国已经同意进行财政缩减计划,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案却要根据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针对欧美在经济刺激计划退出机制上的分歧,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事司司长马欣在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前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指出,经济刺激计划退出机制应视各国情况而定,各国的立场不同主要是因为各国的国情不同,在经济刺激政策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手段和措施,且退出的时机也不同。
银行税征收存分歧
本次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另一个焦点在于是否在全球范围内征收银行税。 英国、法国和德国力推银行税,认为这项税收能帮助遏制导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过度风险,同时能为今后政府救助破产银行提供资金。 然而,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国内银行没有在全球危机中遭遇重大打击的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反对征收银行税,认为这样做对那些与金融危机没有太多关系的金融机构不公平,也无助于防止金融行业再次遭遇危机。 法新社援引一名参与银行税谈判的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官员的话报道,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征收银行税的努力已经失败,“眼下只有3个国家支持这一想法”。 欧洲联盟一些成员国政府先前表态说,如果不能就征收银行税达成全球性共识,将在欧洲范围内征收银行税。 中国财政部官员26日在加拿大多伦多表示,中国反对在银行征税问题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中国财政部国际司司长郑晓松在二十国峰会举行的中国代表团新闻吹风会上指出,“征收金融机构系统风险税不是有效降低金融机构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唯一选择。” 郑晓松表示,提高监管的标准,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是防范金融危机最有效的办法。他认为,是否征税应该由各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来作出决定,而不是推行全球的统一标准。中国不反对在G20的框架下讨论相关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些原则是否采纳、如何采纳应该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G20应避免步G8后尘
当地时间26日早些时候,八国集团首脑会议(G8)在加拿大多伦多北部马斯科卡地区的亨茨维尔小城闭幕。会议宣言称,G8是在世界开始脆弱复苏的情况下召开的,八国集团领导人重申自由和开放市场是保持全球经济复苏的途径。 不过,G8似乎还是在G20的备受瞩目中显得黯然失色。 G20自2008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首次会议以来,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推动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有观点认为,尽管G20影响力日益扩大,到目前为止却很少取得过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迫使某个成员国遵守协议而使该国政策出现重大改变。甚至在G20华盛顿峰会上,各国作出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后不久,就有成员国打破承诺。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艾伦·贝蒂表示,G20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或许就是困扰G8的那个问题,即如果不想沦落为“清谈俱乐部”,就应该与成员国内部的政治论战有本质性的区别。G20必须要么表明自己可以协调各国政府,达成一个大家都想看到的结果,要么可以通过施加外部约束,迫使成员国接受令人不快,但必须实施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