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今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关注重点
经济变数增加 下滑风险加大
    2008-10-10    本报记者:方烨 实习生:吕亚茹 胥晓璇    来源:经济参考报

  “北大仓”建设千亿斤粮食基地打造中国大粮仓。两名工人从中储粮虎林直属库的粮仓旁走过。新华社记者:王建威 摄

  编者按:进入10月份,三季度GDP数据即将公布。从前两个季度看,GDP走势不如去年,加上外围经济动荡加剧,第四季度经济形势依然存在着不少变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经济学者各有自己的看法。

  李义平:要防止经济放缓

  “在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放缓的选择中,首先要防止经济放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对目前经济过热的局势进行分析。他指出:事实上,只要经济发展了,商品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价格自然会降下来,通货膨胀就不用担心。这就是目前宏观经济的新特点和宏观调控的新影响。政策的着力点已经发生了变化。
  受人民币升值、世界经济发展放缓、成本上升,以及原材料、技术、市场在外的影响,沿海一些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从而波及到整个中国经济。而此轮宏观调控原本是针对通货膨胀的。最初的判断是防止局部的价格上升转化为全面的通货膨胀,针对巨额贸易顺差与流动性过剩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但现在新情况出现,当前宏观调控也应采取有效的新措施。
  李义平建议至少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减税,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企业可以走到需要我们企业的国家去。在产业上与其形成互补,让双方有利可图;二是重视内需。中国与英美等国不同,国内市场非常大。因此在注重国与国贸易的基础上,应重视国内贸易;三是要注意金融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太多,风险防不胜防,要把防止金融风险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陈中涛:关注产成品库存上升趋势

  国家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中涛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产成品库存呈上升的趋势,需密切关注。
  “我们分析,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原因,主要是生产相对较快,需求相对不足。这种不协调性最近几个月来比较明显,成为产成品库存上升的主要原因。” 陈中涛说。
  他表示,结合我国多数工业产品供过于求已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当前美国次贷危机继续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处在衰退边缘,我们很难独善其身。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一方面必须高筑自己的经济防线,避免外部危机冲击;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面临下滑风险下,要防止物价形势大起大落。国家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加强针对性,确保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与物价形势的稳定。    
  一是继续采取适度的刺激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深度发掘我国经济增长内在潜力,降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依赖。二是重点依靠经济手段,引导物价平稳回落。
  谈到物价走势问题,陈中涛表示:“当前,总的来看,我们仍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从发展趋势来讲,物价逐步回落应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夏粮、秋粮双丰收,粮食稳步增长、市场供应充足,前期引领物价上涨的食品类价格持续回落,新的涨价因素已经减少。但也必须看到,在世界经济景气回落、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继续减速的风险形势下,物价也存在加速回落的可能。我们建议,在物价大幅回落、通货膨胀压力缓解的形势下,适时推进资源类价格改革,借机理顺资源类价格,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类价格偏低、形成巨大浪费的问题,以此保持物价形势的稳定,既防大涨,又防大落。”

  叶航:CPI或面临反弹威胁

  “如果国家放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下去,CPI下半年反弹的可能性非常大。”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航判断,“今年是CPI压力最大的一年,消费压力会在今年体现出来。这时如果不对需求进行相应控制,CPI的增长幅度将会非常大。今年CPI与去年相比肯定会创出高点。”
  据叶航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国际油价、粮食价格都有所回落,国家很有可能在下半年会对国内油粮价格进行调整,以使其与国际市场接轨;二是汶川地震大规模重建工作落在下半年,其对资源的需求量超出原来预期;三是从整体指标看,8月份统计指标显示,PPI连续创出十几年新高。PPI的新高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在提高,最终传递到销售价格有两个条件,一是时间的滞后期,企业的库存成本会对销售产生一定压力;另一个就是需求,如果市场需求不旺盛,企业大幅度涨价也很难。由于下半年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上需要的产品增多,生产成本提高后,企业涨价的余地会比较大。此次PPI的新高体现的成本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若不能有效控制,在一定时期必然会传递到CPI上。
  叶航否认我国经济面临滞胀局面。他指出:滞涨是工业化社会过渡到后工业化社会的一个必然阶段,我国工业化完成以后也会经历滞涨的阶段。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要快得多,失业率要低得多。我国经济增长率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即使回落也会以8%作为一个中心轴,这与西方70年代面临的滞涨不同,我们要达到西方的滞涨还要再过20年。

  周小知:中国经济增长短期见顶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主任周小知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美国雷曼兄弟的破产加重了世界经济下行可能性,外需短期内难以恢复;国内由于股市大幅下滑,企业利润增幅大幅回落,投资和信贷的风险明显增加,经济不景气导致消费更趋慎重。从短期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见顶,经济“分水岭”已经于近期初现。

  据周小知分析,这种形势可从四方面看出来:

  首先,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周小知说,由于雨雪、特大地震灾害以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增长普遍放缓,在“两防”“从紧”的政策下,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回落的态势。分产业看,三大产业增长全面回落,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回落最大。这意味着采掘业和制造业生产活动在减弱,市场在降温,动力在减弱。从“三驾马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高达70%。但上半年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7%,说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在减弱。投资的回落最终会带动消费的回落。
  其次,外需在减弱。世界进口市场上,美国、欧盟,日本的进口在大幅下降。主要国家进口放缓,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回落。从进口看,我国8月份进口增速已回落到全年最低点,而且主要是进口初级产品,说明国内企业经济活动和投资欲望在减弱。
  再次,工业生产也在减缓。周小知说,8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创五年来的新低。分行业看,能源及原材料工业回落5个百分点以上。这意味着我国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在减弱。分产品看,8月份发电量回落了9.9个百分点,原油增长回落了0.7个百分点。因为工业生产具有一定惯性和连续性,通常情况是不会大起大落的,发电量大幅度回落,表明工业生产不景气,或是限产压库,或是关停并转。
  此外,企业景气在下降、库存在上升。各项经济指数都出现见顶回落的态势。先行指数出现下滑趋势。货币供应量逐步回落,信贷投放稳健,股票融资大幅度下降,企业资金面临困难。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增加,产成品库存增长较快,亏损企业单位个数也在明显增加。如果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看,其数值已在50以下,表明经济已趋衰退的边缘。
  不过,周小知也表示,经济中也有积极的一面,主要是宏观政策出现了积极信号。针对经济形势变化,下半年,人民银行放松信贷规模,扩大资金供给,财政部在多次下调出口退税后首次提高纺织行业出口退税。9月12日人民银行下调了贷款利率和部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些表明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体现了中央宏观调控思路的重大变化,“保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性日趋加大,但也表明经济下滑的风险在加大。

  相关稿件
· 化解宏观经济之难 唯有更多市场化 2008-08-28
· 国家统计局:7月我国宏观经济处于"绿灯区" 2008-08-27
· 中国股市健康发展对宏观经济意义重大 2008-08-15
· 从中小企业困境看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2008-08-11
· 上半年宏观经济处于稳定状态的“绿灯区” 200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