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补贴石油巨头总不是办法
    2008-06-18    作者:马红漫    来源:东方早报

  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择机进一步理顺成品油天然气价格。这样的表态提高了市场对上调成品油价格的预期。

  事实上,当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长期封闭运行,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近期,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飙涨,已接近140美元/桶。但是,中国国内的成品油零售价却一直没有随之变动,目前大约只为国际基准价格水平的1/2。同时,我国对国际原油的依赖程度并不低,2007年,我国进口原油占国内原油消费量的比重为49.8%。由此,国内油企承担了因价格倒挂带来的政策性亏损。但实际上,这些大型油企并未在经济利益上受损,在经营亏损的同时却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财政补贴。今年第一季度,中央财政拨给中石化的财政补贴就高达74亿元。
  在CPI不断上涨的环境下,政府为了压制上涨势头,对成品油进行价格管制似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国内外油价的差距瞬息万变,行政机制很难准确测算补贴标准。而要想稳定国内油价、安抚垄断油企的利益,财政资金补贴给油企将无有终日。从国民经济的长期运行看,这种补贴负担必然会成为公共财政开支的负担。更为重要的是,财政补贴油企有违公共财政“劫富济贫”的基本原则,用油大户所享受到的低油价福利却缘于广大民众上缴财政的资金,这其实形成了“穷人补贴富人”的局面。
  价格信号是市场机制自我调控的手段,这一点是任何行政力量都无法取代的,我国的油价必然应与国际接轨。唯有如此,才可能通过市场化的措施抑制过度需求,理性引导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真正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但是,现有的垄断油企与用油大户均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可能主动提出改革成品油定价体制、油价与国际尽快接轨的建议。若想实现上述目的,必须先行改革成品油市场的格局,尽快推行向非公经济体开放市场准入的措施,让市场竞争机制直接介入到成品油价格形成的过程,是为实现该产业长期变革的治本之策。这同时也才是避免油价因市场变化提升引起社会情绪波动的唯一有效手段。
  国内油价在未来与国际逐步接轨当毋庸置疑,而现在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如何实现这一接轨。从目前成品油市场的格局看,油价开放接轨当与低收入群体补贴政策、油品市场开放结合起来推进,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品油市场的实质性提升。

  相关稿件
· 还没有到发生石油危机那一步 2008-06-18
· 石油泡沫要破裂了吗? 2008-06-18
· 石油泡沫要破裂了吗? 2008-06-18
· 广东经贸委:中石油加大对广东油品投放量 2008-06-18
· 弗拉托:沙特吉达会议不会作出石油增产决定 200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