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市场化的现实难题
    2008-06-11    作者:储著胜    来源:证券时报

  市场化是我国石油政策的必然选择,石油价格管制只能是阶段性的。这方面社会各界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现在问题在于,石油价格市场化并非易事,因为它的前面有许多巨大而现实的障碍。

  我国政府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双防”。从目前情况来看,防止经济发展从偏快转向过热方面整体上问题已经不大,而防止结构型通货膨胀演变成全面通货膨胀方面则仍然面临着巨大压力。石油是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其价格的变化对于社会经济各方面可以说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作用。我国石油价格因为与国际市场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石油价格管制的放松乃至取消,所带来的必将是国内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在其推动之下,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就必然会相应大幅上升。如此一来,本已高企的CPI再度走高也就成为必然。这显然是和中央政府强力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意图相违背的。央行上周六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充分显示出中央政府坚持从紧货币政策、坚决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不可动摇。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价格市场化显然难以付诸实践。
  就企业情况来说,随着我国外贸政策的逐步调整、美元不断贬值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我国一些外贸伙伴自身经济陷入低迷,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产品出口去年以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一些本来利润率就非常低的出口企业纷纷陷入亏损甚至倒闭的境地。相比之下,一些立足于国内的企业也并不感到轻松多少,它们在劳动力、原材料、信贷资金等各种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也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困境。石油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业能源,在国内微利企业大面积存在的情况下,一旦其价格大幅提高,就必然会导致这些微利企业因为成本的骤然上升而由盈变亏,进而纷纷走向破产或倒闭。企业的这种新陈代谢虽然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化,但是由此而引发的诸如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速下降等问题,对相关部门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市场化从其内在要求来说,一方面要解除政府的行政管制,另一方面又必须打破企业的经营垄断。从我国石油产业的实际情况看,虽然中国石油(601857行情,股吧)、中国石化(600028行情,股吧)这两大行业巨头都已上市成为社会公众公司,且石油企业因为国家对石油价格进行管制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炼油亏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石油行业的垄断局面已经改变。垄断和市场化从来都是相对立的,因此,要想实现石油价格市场化,就必须打破石油行业的垄断经营。然而,这对于目前中国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国资委在2006年12月发布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对旗下国有企业明确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行业发展战略,即国家垄断、国家主导和国家参与,而石油石化和军工、电网电力、电信、煤炭、民航等行业一起被归属到国家垄断的范围。这表明,要改变石油行业的垄断局面,就必须首先改变政府部门的行业发展战略。显然这并非一日之功。
  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大幅上涨也给我国石油价格市场化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一般来说,价格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是在价格整体上趋于下降的时候,而现在的石油价格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频频刷新最高记录,目前每桶已冲向140美元大关,显然这是非常不利于我国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只有当国际石油价格趋向于稳定的时候,我国石油价格体制改革才会有一个比较确定的外部环境,但是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国际石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还将会延续。这也就迫使我国石油价格市场化的实践不得不继续推延下去。
  石油价格市场化虽然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要付诸实践还面临着上述几个方面的巨大障碍。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所需要做的当是尽快寻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实际且代价最低、震动最小、效果最好的石油价格改革之路。

  相关稿件
· 2008年石油价格路线图 2008-01-08
· 石油价格上涨是一场阳谋 2007-10-30
· 石油价格上涨将加大金融市场价格风险 2007-07-20
· 中国石油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全面合作 2008-06-10
· 市场化是我国石油政策的必然选择 200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