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团圆迎奥运
    2008-04-22    作者:张慧 马腾跃 娄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月,北京圆明园里最后一户人家搬走了。至此,国家投入将近2.7亿元,前后共迁出近800户人家,历时22年的圆明园住户搬迁工作画上了句号,圆明园进入了全面维护和彻底清理的工作阶段,“九洲清晏”将于奥运会前迎接游客。

圆明园春色。国新 摄

  4月下旬的圆明园春意已浓,柳垂花盛,风轻水秀,迎来了如织游人。人们漫步于充满了残缺之美的圆明园中,或闲坐或步行,或在湖中荡起小船,或到大水法遗址前留影,尽享名园春光。目前向游客开放的景区还只是圆明园遗址的一部分,不久后,圆明园将以更加完整的面貌迎接游人。

更多景点正待修复开放

  圆明园中有个著名的九洲清晏,位于圆明园后湖景区,是环绕后湖构筑的9个小岛,为中国古代疆域图《禹贡》中“九洲”之象征。当时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直接吸取了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该区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除了1860年被英法联军火烧洗劫之外,“文革”期间还遭受了盗砍树木、盗采古迹石料、填湖造田等破坏。
  长期以来圆明园中有大量的居民住户,遗迹不能得到整修。如今随着圆明园内居民搬迁工作的完成,九洲清晏中的碧澜桥等6座桥涵,正在进行沿岸渣土清理、碎石修复与归位,预计将于奥运会之前展现给游人。
  还有一些以前开放过的景点正在修复。比如长春园内的风荷楼,遭到英法联军破坏后只剩下地基,地表的建筑为后来所补建,但结构和外形已经十分破旧,显现不出往日的风采。因此,今年3月起,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风荷楼进行封闭修整,把原来的屋梁结构进行加固翻新,计划在今年“五一”之前对游人重新开放。

文物归位整修避免新破坏

  已开放景区中最具特色、有别于中国园林的西洋楼遗址,坐落于长春园北侧,建筑由巴洛克风格和中国传统手法融合而成。当年被洗劫和火烧之后,原有的奇珍异宝全部丢失,只剩下残垣断壁、碎石横陈,昔日辉煌尽失。
  与西洋楼遗址情况类似的狮子林遗址,位于西洋楼遗址南侧,如今已对外开放。它原是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而建,以叠石著称。狮子林遗址遭到破坏后,片瓦无存,湖石、石刻大多失散。后来,圆明园管理处对狮子林遗址进行了局部清整,整理临水基址、清理河道,发掘恢复虹桥及水关、水门3座石拱,并复位保护乾隆御笔匾、诗刻石32件。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王玉伟谈到这两处遗址的保护时表示,在不影响遗址现状的基础上,对文物进行适当归位,抢救已经挖掘出来或者在地面裸露的文物和石头碎块,并对它们进行防止氧化、风化的系列处理。王玉伟还提到,也有可能把那些已经发掘出来又不容易保护的文物,放进博物馆等室内场所保护,或者考证后重新埋起来。因为长埋于地下的文物一旦出土更容易风化,如果保护技术不成熟,条件不具备,还是先埋起来更好。

环境与遗址保护齐头并进

  “现在住户都搬出去了,这样环境保护上效率也会更高,与前几年相比这里已经好多了,水鸟来了,树木茂盛了许多。”园内游人张先生不住地赞叹。如今园内裸露的土地已基本种上草皮,有效地防止了沙尘;周边环境整治规划的远期目标也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的步伐,继续稳步推进。
  圆明园遗址公园虽以遗址保护为主,但环保也在跟进加强。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国内外的游客会大量增加,圆明园管理处也已经采用了更细化的保护规定,避免因游客接待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环境和文物遗址破坏。
  谈到管理规划时,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宗天亮表示,圆明园准备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遗址公园,园内遗址将得到整体保护,让游人能体会到圆明园鼎盛时的基本风貌。

链 接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如今对外开放的只有长春园、圆明园福海景区以及绮春园的局部景区,而三园之中圆明园的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对游客开放。

  相关稿件
· 仲量联行认为:北京房市奥运后不会大幅回落 2008-04-18
· “奥运因她而感动”活动在北京启动 2008-04-18
· 奥运会考验中国金融支付软环境 2008-04-18
· 青岛:春季房展“奥运楼盘”成亮点 2008-04-18
· 美国两家餐饮公司想发“北京奥运财” 200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