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飞机:热闹背后冷思考
    2007-04-05    记者:丁波    来源:《解放日报》2007-04-05 10版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支线飞机在上海飞机厂正式启动总装。 本报记者 张海峰摄

  造飞机,需要的是“专才+极高的团队管理水平”,而不是“全才+一般的团队管理水平”。
  上周,无疑是上海航空工业近10年来最风光的一周,两次盛大的仪式,让坐落在大场的上海飞机厂热闹起来。
  先是上海飞机厂为波音代工的第1000架平尾交付,经过多年努力,上海飞机厂已经能月产24架波音平尾,目前还有500架的订单等待交付。“我们还在洽谈未来更多的合作”,上飞厂负责人表示。
  之后两天,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在上海飞机厂开始总装,这一经历诸多困难如今终于进入总装程序的新支线飞机,有望在上海飞向蓝天,上飞厂ARJ21总装厂房一期完成后,将形成年产30架的生产能力。
  但无论是波音平尾交付还是新支线飞机总装仪式,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让人向往的大飞机项目。在波音平尾交付仪式的新闻发布会上,在四位媒体记者的提问中有3个是问关于大飞机项目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预测,如果国家正式启动民用大飞机项目,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将开始三条线作战:一是与波音、空客合作代工零部件;二是ARJ21飞机的总装和批量生产;三是大飞机项目设计和总装预研及队伍建设。
  中国民用航空工业三条线作战,准备好了吗?

人才,最大瓶颈?

  为ARJ21铆上第一颗螺钉的是有着27年工龄的上海飞机厂工人蒋魁胜,他参加过1986年开始的麦道82飞机总装,有着丰富的经验。
  “目前,像您这样有丰富经验的人,在工厂一线占有多大比例?”记者问蒋魁胜。“大概有1/3吧”,他腼腆地回答。
  然而,记者在两个仪式现场发现,1/3比例或许还不到,因为大多数员工都很年轻。
  人才建设是一个难题。上飞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几年,航空工业企业太穷,没有生产任务,有时入不敷出,使得许多人才流失了。为了留住人才,改善待遇,上飞厂已经大幅提高了工资,即使这样,去年,厂里职工月平均工资也只有2000元多一点。前两年,波音等国际巨头与国内航空公司纷纷成立合资维修企业,挖走了厂里不少技术高手和一线骨干,“跳槽过去,工资起码翻一番”。
  航空工业老专家,运10飞机的研制人之一的程不时也表露出对人才的担心。他说,上世纪70年代,运10研制成功,积聚了包括他们一代和他们的老师一代等几代航空技术人员的智慧,可在这之后,没有新的型号来激发和提升这种技术,使得人才梯队出现断层。
  当然,面对即将上马的诸多项目,包括中航第一集团在内的航空工业企业都在抓紧储备人才,“目前,集团已经成立专门的内部培训学校,加快培养新一代技工,同时探索新的机制留住人才”,上飞厂一位负责人如此表示。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开始总装ARJ21之后,航空工业企业的职工待遇也很难有明显改善,毕竟ARJ21进入市场真正实现盈利还需要很长时间,而刚刚通过立项的大飞机进入商业运作就需要更长时间了。在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航空工业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无疑是一个难题。

管理,能跟上吗?

  在ARJ21总装现场,许多领导都在发言中谈到了“来之不易”四个字,这不仅是指突破技术瓶颈不容易,同时也指协调管理、按时推进的不易。
  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ARJ21启动之后,曾被迫推迟总装时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ARJ21虽然成立了中航商飞公司作为运营公司,但分在四个城市生产不同部件,而且在全球采购诸多重要部件,其中的管理和协调难度不小。
  航空工业老专家、当年担任过麦道82项目办公室主任的施冠雄表示,大飞机项目是否会采取ARJ21模式,还没有最终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飞机项目要利用好我国航空工业的现有基础。可由于我国航空工业现有布局比较分散,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总装过飞机,因而管理上会面临很大考验。他表示,中国上世纪80年代引入MD82项目总装时,花了那么多钱,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许多管理知识,可在麦道生产了35架之后,接下去的MD90项目夭折,使当时学到的管理经验也丢掉了。
  施冠雄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他们曾经参观过波音公司,从每个技术人员所涉及的领域来看,我们比他们广;可从每一个领域的专业性来看,我们远远落后于他们。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是全才,他们是专才,可造大飞机,需要的是“专才+极高的团队管理水平”,而不是“全才+一般的团队管理水平”。对于有着上万个在不同地点生产的零部件而言,飞机制造需要的是高效运转的管理体系,“能造好一架飞机,还显不出水平,难的是形成能够保证每一架飞机质量和效益的体系。”
  不少专家也认为,大飞机制造既不可能是纯市场体制下的行为,也不可能是纯计划体制下的行为,它既需要行政力量又需要市场之手,而在启动前期更需要前者的力量。

运10,能抛弃吗?

  如同研制汽车需要以原型车为基础一样,大飞机的研制,以什么为原型机,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老专家们希望能以当年的运10为基础。程不时告诉记者,运10与大飞机没有代沟,总的框架还在,这个框架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基础,当然,电子设备、发动机等,都应该按照目前世界一流技术水平来采购更新。施冠雄也同意程不时的观点,运10飞机是可以作为原型机的,壳体构造布局可以借鉴下来,然后再根据现有材料、标准进行改进,按照现有的技术条件,采购一流的设备。
  然而,对于是否要重拾运10飞机的观点,不少人持有反对意见。有人说,“运10已经是过去了,应该翻过这一页。”有人说,“运10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技术基础,已经过时了,没有价值了。”有人说,“当时运10的下马,是由于各种环境条件造成的,虽然沉重,但已经过去,重新以运10为模版,不利于大飞机项目建立符合国际水平的运营体制。”
  如果不以运10作为原型机,是否需要借助国外现有机型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专家也表示,目前技术日新月异,是否一定要有一个原型机为基础,其实也并不绝对,只要潜心研究,做好集成创新,可以孵化出全新的达到一流水平的设计方案。
  不仅仅在设计方案上,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运10岁月的人而言,如何超越过去,以全新理念来运作大飞机项目,都将是一个萦绕在航空工业人心中的问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大飞机项目的文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必须充分认识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以百折不挠的决心和意志,坚持不懈的努力,完成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
  或许,对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而言,百折不挠的决心和意志,是对运10精神的继承,更是一种超越。

  相关稿件
· 上海飞机制造厂交付第1000架波音737尾翼 2007-04-03
· 国产新支线飞机将走向系列化 2007-04-02
· 哈尔滨飞龙航空完成首个出租飞机业务 2007-03-30
· 巴航总裁博泰罗:肯定中国制造大飞机 2007-03-29
· 波音公司欢迎中国研制大飞机发起的挑战 200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