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30家民营企业开辟就业“绿色通道”,为四川受灾群众提供8000多个工作岗位,涉及鞋业、服装、电器、打火机、家具、轮胎制造等生产行业,以及餐饮、超市服务行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只需简单培训就可上岗,这些企业近期准备专程赴川定向招聘。(见5月31日《工人日报》)
温州企业家想方设法为灾民提供就业岗位,可称为是另一场“救灾”。四川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地震灾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农民常年在外打工谋生,大地震使当地脆弱的经济遭受重创,许多人失去工作,加剧了劳动力过剩和就业难,地震在毁灭家园,造成巨大心灵创伤的同时,也毁了很多人的饭碗。 因灾致贫往往是大灾之后的另一场浩劫,其表现是自然灾害在毁灭群众家庭财产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摧毁了经济导致大量人员失业。汶川大地震正在释放着因灾致贫的风险与危害,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应该说,地震对群众房屋等财产的摧毁是难以抗拒的,但大地震可能酿成的高失业则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以抢救生命为重的抢险工作目前已基本结束,解决震区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救灾的一个重点,促进灾区就业可以说是对灾民最大的救助。帮助有劳动能力的灾民自食其力,一方面能有效化解群众经济困难,同时有利于稳定灾民情绪,稳定人心,促进灾区社会长治久安。 但应看到,面对全国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严峻就业形势,解决灾民就业就如同抗震抢险一样是另一场攻坚战,需要像化解唐家山堰塞湖之险那样“开渠放水”。具体讲应三管齐下,首先,全国各地都应像支援抗震抢险一样援助灾民就业,腾出更多的岗位,修筑长长的就业之渠通向灾区,各地应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对灾区实行定向招聘,包括招录农民工、大学生等,使更多灾民能实现异地就业。 其次,灾区重建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市场,也是广阔的就业市场。相关部门招投标时应多向本地有资质的企业倾斜,使更多灾民从这个市场中找到饭碗。 第三,灾区作为劳动力输出地要搞好就业服务,加强与外地联系,提供准确就业信息,对外出打工人员实施必要的技能培训,努力创建劳务品牌,提高竞争力以适应异地就业需要。四川有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川妹子保姆”品牌,类似的品牌越多,越便于异地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