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重灾之年力保不减产
    2008-06-03    作者:郑德刚 刘裕国    来源:人民日报

    [进入汶川地震专题]

  6月2日,在安县塔水镇油房村,某装甲团战士帮助农民栽插秧苗。汪晓东 钟述强/摄影报道
  “四川大地震,受灾最广的是农业。”记者刚见到四川省委农办主任张宁,他就直言不讳、开门见山地讲述起四川广大农村在地震灾害发生后遭到的重创。
  据四川省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全省受灾面积接近幅员面积1/3,重灾地区涉及88个县共1204个乡镇,面积高达10万平方公里,重灾人口达2790多万人,占了全省总人口的1/3。“关键的问题是,在这些重灾区中,受灾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受灾面积最大的是农村,直接经济损失最惨重的是大片农田、畜牧业、林业、农房和农业基础设施。”
  张宁告诉记者,根据各地的初步统计,灾害中全省受灾农田356万亩、被毁农田101万亩、死亡畜禽4350万头、损毁林木及林地152万亩、3.2万多家乡镇企业受灾、1803座水库出现险情、倒塌和损毁农房1700多万间,涉及农民636万多户。张宁痛心地说,根据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初步统计全省农业和农村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这是四川有史以来最惨重的损失!”
  “尤为严重的是,这次特大地震给四川这个全国举足轻重的农业大省的农业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农业生态的恢复任重而道远。”
  面对如此严峻的灾害,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紧急部署,在全力开展抢险救援的同时,动员全省灾区人民奋力生产自救。省农业厅及时下发了“双抢”工作紧急通知,5月13日,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任永昌率工作组,冒着余震和大雨深入重灾区了解灾情,指导抗灾。
  在震后的四川农村,“双抢”的口号叫得特别响,村村如火如荼,处处有壮歌。
  令张宁感到一丝欣慰的是,经过全省灾区农民的努力,大灾之年的小春作物仍然获得了增产,大面积的大春作物已经下种,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在确保3400多万吨的基础上继续增产。
  张宁介绍说,全省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确定了力争“重灾区少减产、不减收,轻灾区不减产、保增收,非灾区多增产、多增收”的方针,努力实现全省重灾之年粮食不减产、农民多增收。
  记者近日在一些重灾区看到,绝大部分收割完庄稼的地上,已经长出绿油油的稻苗。据介绍,绵竹市20多万亩的小麦已经在最短时间全部收割完毕,而全市应种的38万亩水稻和2.6万多亩玉米绝大部分已经下种。在灾情极为严重的什邡市,由市政府出资280多万元、组织500多台农业机械,免费为重灾农民收割小麦达3万多亩,目前全市的大蒜、大麦、油菜籽已经收割完毕,水稻种植面积到5月下旬已达到10万多亩。
  为全力支持灾区农民生产自救,各级灾区政府在抓好抢收抢种的同时,及时引导农民对损毁农田进行恢复和改种补种,对受损的灌溉渠道进行及时修复。目前,全省已紧急调往灾区供改种补种的玉米和蔬菜种子分别达20多万公斤和1.4万多公斤,已临时恢复灌溉农田面积达800万亩。
  “把晚秋生产作为一季庄稼来抓。”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赵世勇说。四川计划全省晚秋粮食面积达到1600万亩,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积达到450万亩,秋马铃薯480万亩。及早备足种薯,力争马铃薯面积扩大30万亩,力争全省晚秋粮食增产0.5亿斤。
  张宁说,由于地震灾害极为严重,恢复重建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经过农业部门的初步调研,省里已初步确定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种养殖业、抓好畜牧业生产、尽快恢复农业基础设施、组织农民重建家园和加大对农业政策扶持等6个方面加快农业重建工作。“四川粮食产量位列全国前三、猪肉等多个农副产品位居全国首位,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农业大省,在大灾之年努力做到粮食不减产、农民保增收,这就是对全国人民在严重灾害发生后给予四川兄弟无私支援的最好回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