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面前上市公司不能忘却社会责任
    2008-05-26    作者:曹中铭    来源:国际金融报

    [进入汶川地震专题]

  一场大地震,牵动亿人心!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后,上至中央高层下到黎民百姓及至境外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部队到医院,从各地红十字会到慈善总会,从企业到社会,都行动起来,投入到这场救援活动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大保险公司迅速启动大灾处理应急预案,诸多企业与个人纷纷通过不同途径捐款捐物,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心。
  作为国内企业中佼佼者的上市公司,也立即行动起来,纷纷捐款捐物。截至5月20日,上市公司中捐款最多的是工商银行,其捐款金额为9840万元,并且全部是现金捐款,建设银行捐款6473万元,中国银行6400万元。中小板上市公司苏宁电器捐款500万元,其董事长张近东先生个人捐款高达5000万元;中国平安在捐款500万元的基础上,又追加捐款3000万元,总计达到35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3日12时,共有150家中央企业捐款捐物288586.16万元。其中:中国移动捐赠28620万元(含捐物20000万元)、国家电网捐赠21600万元(含捐物13000万元)、中国电信捐赠19533万元(含捐物12867万元)、中国石化捐赠19432万元(含捐物7116万元)、中国石油捐赠12300万元、宝钢捐赠9325万元(含捐物5200万元)。让我们向这些为灾区人民捐款以及提供支持的上市公司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在捐款的名单中,某些上市公司虽然遭遇了巨额亏损,仍然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如*ST昌河今年一季报显示亏损8911.04万元,此次亦捐出现金330万元;太平洋证券一季度巨亏超过2.5亿元,捐出了100万元;澳柯玛一季度亏损近2000万元,捐款100万元;深长城一季度亏损1375万元,捐款30万元……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同样对这些上市公司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大灾大难面前,更能体现出一家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市公司在大灾大难前的表现,更是衡量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把“标尺”。上述诸多上市公司无疑无愧于“上市公司”这个响亮的称号。
  尽管如此,市场上并非每家上市公司都表现出“社会责任”的一面。某些上市公司在“圈钱”时往往是“狮子大开口”,而在回报社会时却犹如“吝啬鬼”。
  2007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汇总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去年又取得了大丰收。全国性房价的大幅上涨,导致房地产公司普遍达到30%以上的毛利率,万科A、招商地产、金融街等上市公司的毛利润率都超过了40%。然而,某些获取了暴利的上市公司在汶川大地震后面对救灾捐赠的表现,却与其获取的暴利明显不“对称”。
  大灾面前,不能忘却社会责任,不仅仅对任何一家企业,特别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如此。笔者在此呼吁,更多的上市公司能够参与到抗震救灾的活动中来,切勿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抛到了九霄云外。

  相关稿件
· 全球征集北川地震遗址保护方案 2008-05-23
· 苏宁:地震后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2008-05-23
· 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亟待提高建筑设防标准 2008-05-23
· 地震灾后重建中金融支持的多元化 2008-05-23
· 认养地震孤儿:应从严把关 落实到位 200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