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道路修复 直面五大难关
    2008-05-19    作者:陆娅楠    来源:人民日报

    [进入汶川地震专题]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 地震发生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怎么通过公路交通疏散与救援受灾群众。然而汶川地震强度大,影响范围大,交通损毁程度非常严重。“这次抗震救灾,公路抢通确实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焦点。”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表示,“一方面是公路抢通的攻坚战,另一方面是道路保通的持久战,交通运输部门的任务非常艰巨。”
  何建中介绍,此次汶川地震道路抢通需要攻克五大难点:
  首先是此次地震核心区的公路等级不高,又处于山区,一面是峭壁,一面临江,施工作业面窄;
  其次,此次地震对公路损毁程度非常严重,许多路段是大面积塌方或出现巨大裂缝,甚至有的路段完全垮掉,无法抢通;
  第三,余震不断导致本就脆弱的山体非常容易滑坡,截至目前已经发生的5000多次余震导致许多刚抢通的路再次被巨石淹没;
  第四,这一区域里的公路结构有众多桥梁,还有一些隧道,受地震破坏后,修复起来非常困难;
  最后,由于通信不畅,对于直达汶川中心区域的路网实际损毁程度只能逐步了解,不能及时多点作业、多头推进,很难形成两头夹击的抢通作业。
  为了攻克这些难点,交通运输部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首先是迅速地派出了工作指挥组赴现场,交通运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翁孟勇当天就随总理一起赴灾区。第二,特派专家组奔赴前线,针对不同道路情况设计抢通方案,选择合理的机械装备,大大提高了抢通的效率。交通运输部的总工程师朱海涛带着急需专家组于13日到达抢通现场。第三,交通运输部迅速拨付了6000万元,作为公路抢通的救灾资金。第四,为了保证公路抢通的成果,根据路面毁损情况,交通系统提出了“人员不撤、设备不减”的口号,要求所有抢通人员继续维护在原有抢通线路上,随时清障。
  “这些应急措施为此次尽快抢通道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何建中说,“交通系统一线人员都希望能够早一天把路抢通,希望争分夺秒快速地把受困人员救出来,把救援人员送进去。我们也会争分夺秒,排除一切困难,实现尽快抢通的目标,同时搞好运输保障线的服务,使救援物资能够尽快到达受灾地区。”

  相关稿件
· 如何通过保险减少地震损失 2008-05-19
· 四川省地震灾区出现了18处堰塞“悬湖” 2008-05-19
· 国家粮食局:目前地震灾区粮油库存充裕 2008-05-19
· 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结论 2008-05-19
· 国务院应急办提供了汶川地震最新伤亡数据 200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