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银行计划是“头痛医脚”
    2009-03-26    刘晓忠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曾是众矢之的的 “坏银行计划”如今又站上了决策舞台,成为了美国新财长盖特纳攻克金融市场信用紧缩的“灵丹妙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财长盖特纳于3月23日宣布收购银行和金融机构有毒资产的方案。该方案据悉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会设立一些特殊目的投资合伙企业(SPC),为这些SPC购买问题贷款提供约85%的贷款支持;一是联邦政府与私人投资以1:1的出资比例为本金成立数个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并处置住房抵押贷款关联证券等问题债券,双方共担盈亏;同时,扩大美联储推出的“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的适用范围,为部门不良资产购买提供贷款。

  笔者认为,不良资产收购计划,虽然更多细节尚无法得知,但可以肯定地说,该手段仍然是“头痛医脚”。
  对于不良资产收购计划,首先面临的依然是定价难题。在金融市场流动性梗塞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持有的这些问题资产由于无行无市,市场已经无法给予其有效的定价。美国财政部通过与私人部门联合收购这些不良资产是否能确定一个有效的定价,从而不至于出现不虞现象——公私合营的机构给问题资产确定的价格扭曲资产本身价格,从而进一步传递扭曲的市场信号并加剧资源进一步错配呢?
  这个问题是相当严重的:一方面,若定价过低,金融机构很可能并不愿意出售这些资产,要么使得交易无法完成,要么一旦出售金融机构将计提大量的损失准备,侵蚀其资本金,从而进一步暴露其新风险敞口。另一方面,若定价过高,与财政部等部门合作的私人投资者是否愿意购买,本身就是个问题。而且,过高的定价意味着这些问题资产的风险并未有效揭示,这无疑是向市场传递了一个较高风险偏好的信号,扭曲市场价格信号。
  通过剥离不良资产而改善金融机构,对于长期关注中国金融改革的人来讲并不陌生。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剥离—注资—引入战略投资—上市等步骤,使得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摆脱了技术性破产的局面,并提高了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
  因此,国外提倡“坏银行计划”的人,看到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杖。国内部分人士也认为,美英等国应该借鉴中国金融改革的经验。但笔者认为,这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一方面,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近年来较强的盈利能力更多来自于经济增长、贷款规模扩大等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对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剥离,主要采取行政性的措施,而且剥离与注资、上市等密不可分。显然,当前美国“坏银行计划”一则未赶上整体经济环境好转,相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不确定风险,二则如何筹资弥补资本金短缺也没有着落。
  笔者认为,一方面,要促使金融机构提高信用活动当量,前提是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是可以测度的,否则即便不良资产,也无法有效展开。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下,企业投资萎缩和去杠杆化带来的信用需求下降等因素,必然抑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从这个角度看,“坏银行计划”只是解决了金融机构存量资产面临的问题,并未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业务和市场扩展问题。
  就金融市场来讲,以问题金融机构为中心链条,理顺其金融活动中的主要债权、债务关系,通过按比例承担责任或削减债权、债务,实际要比简单地剥离不良资产更富成效,更利于避免对市场产生破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