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乡农民工出路何在
    2009-02-10    作者:谈儒勇 李猛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岗位的冲击,在外出农民工中,至少有2000万失去了工作岗位,可能成为 “留乡一族”。由于这些人长期在外,缺乏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兴趣,没有农业耕种的经验和能力。因此,这一群体的生存成了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城市经济产业结构有待调整,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下降。因此,通过一定的办法,让这些留乡的农民工待在当地,通过自主创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等方式自谋出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应急之举。
  首先,鼓励留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在留乡农民工中,不乏这样的一些人,他们由于长期在外务工,既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也获得了一定的工作技能。特别重要的是,由于长期耳濡目染,或者因为直接参与工厂的基层管理,这些人具备了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家精神。从理论上讲,企业家精神可以和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结合起来进行创新,组织生产。
  因此,政府在推动留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着力点主要在于为农村中各种资源的所有者之间的交易和组合提供制度和技术层面的便利。具体来说,可以借鉴城市中地方财政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所在区域的中小企业提供社会中介服务(包括工商登记、账务处理、纳税申报、代发工资)的做法,以乡(镇)为单位,政府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为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提供所需的各种中介服务。  
  由政府为这些服务埋单,这样既节省了农民工创办企业的各种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们对企业成长中面临的不确定性的担忧。在笔者看来,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政府为所在地的所有农民工企业提供支持所需的财力应该不会很大,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从长远看,为了促进农民工企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可考虑在一段时期内,比如5年或更长,免掉这些企业的税负和行政性收费。
  其次,让留乡农民工积极投入到建设农村民生工程中去。
  近年来随着中央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农民的收入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不少家庭已经建起了宽敞明亮的住房,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与此不般配的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某某小学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以“背”当桥,背山里的娃娃过河,这样的故事着实感人,但也是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一种嘲讽。笔者家乡所在的农村,在一排排楼房之外,主要的道路还是沙石铺就的,坑坑洼洼,车辆难以通行。
  再者,当前我国部分省份遭遇了罕见的小麦(资讯,行情)旱情,小麦产量将会大幅下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滞后。
  以上事实表明,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跟不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外出农民工不愿意留乡。
  在中央提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各地政府也提出配套的投资计划之后,农村民生工程的建设应提到更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不仅要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更要动员当地的农民(包括那些留乡的农民工)积极参与到这些工程的建设中去。
  最后,让留乡农民工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骨干力量。
  “三农”问题的解决,根本在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既需要土地流转,也需要规模农业企业的出现。而规模农业企业的出现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需要将城乡中的各种闲置资源吸引到与农业相关的项目中去。在留乡农民工中,一些人在外经商多年,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和从商与管理经验,这些人留在当地,亦农亦商,既可以提高收入来源的稳定性,也可以发挥“1+1>2”的合力作用,将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不仅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