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人文功能可培育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差异对经济影响不同 ●形成信任团结协作公平的土壤 ●有效促进国家社会的长期发展
举办奥运会能够增加一个城市的收入,这已经被人们所认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盈余达2亿多美元,而汉城奥运会盈余近5亿美元。即使一些奥运会直接盈利不多,但也获得了很多间接好处,比如拉动了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工作岗位,提高了城市的国际形象等。奥运的直接收益来自观众的消费,相关产品开发得越多,这种直接效益就越大,尤其是像北京这种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仅旅游、吃住、文化等消费就非常可观。 不过,除了关注经济效益外,奥运会的长期增长效应也不能忽视。举办奥运会本质上是投资一个公共工程,按照经济增长理论的解答,影响长期增长的只能是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显然,奥运会不会影响人口增长率,对技术的作用也有限,那么奥运会的增长效应在哪?答案是:奥运会增加资本积累!这就有点奇怪了,奥运会不过是增加了一些运动场馆而已,并不是直接生产用的固定资本,怎么能够产生资本积累? 实际上,奥运会的一些附加功能容易被人们忽视。首先,奥运会的各项体育运动都是集体活动,即使一些项目看起来是一个人在跑、在跳,但其背后却有很多的人在帮助运动员完成每一个动作,比如教练、医护人员、陪练、场馆工作人员、观众等等。可以说一个运动员的成绩是所有这些人参与其中共同创造的。所以体育运动最容易激发人们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其次,奥运会项目多、协调难,需要人们的广泛参与。通过志愿者形式,居民可以自主参与奥运工作的某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这种参与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打破城市居民相对隔离的邻里关系,而且还能够促进不同身份和种族的人相互交流,协作共进。再次,举办奥运会需要一个城市的居民具有豁达和宽容的胸怀以及温文尔雅的举止。以奥运会为契机,不仅能够培养居民的个人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促进居民之间的信任度以及人们对这个城市的信任度。最后,奥运会的公共竞争精神和规则的约束力有助于人们遵守行为规范,如此等等。 奥运会的这些附加功能看起来似乎是精神层面的,但它在老百姓中间培育出的却是一种难得的资本形态。著名政治学家普特南把这种社会信任、规范、参与和团结称为“社会资本”。其意图在于说明,这种要素可以像物质资本、劳动和技术一样能够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社会资本促进增长的路径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提高生产率来促进增长。高信任和高参与能够促使人们实现自我管理,相互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并且知识的扩散速度也会加快,结果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创新的机会。二是通过稳定人们的预期来促进增长。如果社会充满不信任,人们就会对未来产生忧虑,从而降低现在的资本投入;反过来,社会信任水平高,对未来乐观,就会增加现在的资本投入。三是通过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来促进增长。社会冲突是损耗资源的,比如在一个不信任的社会中,人们为了防范他人需要消耗必要的精力、装备必要的物品等等。但在一个高度信任的社会中,就可以把这些支出节约下来,用于物质生产。现有的很多研究都表明,社会资本的差异可以有效解释经济绩效的差异。 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解读和奥运会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奥林匹克宪章》把奥运精神定义为“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也就是北京奥组委提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宣传语以及“人文奥运”的理念。奥运的人文功能就体现在培育社会资本上,如果这一点做得好,那么就能够促进未来的长期增长。奥运会是一个促进居民参与的百年难遇的平台,假如我们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鼓励大家参与,把自愿者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更多地宣传志愿者组织的志愿性、独立性和民间性,就能更好地在城市里形成有利于社会信任和团结的土壤。既然奥运精神本身就有这种内在要求,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制度创新来把这种精神转化为社会资本呢?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