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任何社会进步都会付出相应的社会成本。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使得国人乘火车出行的速度、便捷程度、舒适度,提到了一个更高水平,但这种成就的背后,也有不少市民的生活受到了影响———两天来的媒体报道,北京城内部分铁道口早晚高峰时段禁止通行,交通管制,公交改线,往常的生活节奏和秩序被打乱,居民的生活出行遭遇了很大不便。 由于首都的特殊位置,北京城区的铁路线极为密集,所以城市生活受到提速的“冲击”也比其他城市大得多。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之前似乎没有被充分考虑———为保障提速安全,铁路部门只是简单地将道口长时间封闭,道口立交改造并未在提速之前完成;公交改线似乎也比较仓促,许多人并不知情,某道口的工作人员说,“一大早到现在,已有几百号人问我去哪儿坐车了”;城市交通没能未雨绸缪,制定应急措施,道口交通管制后,许多车辆只能绕行,导致城市拥堵加剧…… 以上只是媒体调查看到的场景片断,问题显然不止这些,例如,由于铁路安全通行设施数量不足,北京一些铁路沿线居民随意穿越铁路线的现象较严重,导致了一些“死亡豁口”出现。在提速之前,这些豁口已经频频发生死伤事故,而提速后,行人反应时间更短,D字头列车掀起的大风高达8级,足以将人刮倒,“死亡豁口”正变得更加危险。 铁路部门已表示,将加快铁路道口天桥和地下通行设施建设,但它们同时称,铁路道口改建涉及城市规划、牵动各个方面,所以是个难题。可见,铁路安全通行设施不是铁路一家的事,北京市需要更多加以配合和支持,何况现在提速后,道口通行的问题已经凸现,容不得拖延。在民生困境和生命安危面前,任何的部门小利益必须让路。在提高铁路速度,增加道口通行危险的情况下,理应之前就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我们需要进一步反思,铁路提速为何会带来这么大的社会成本,恐怕不仅仅是道口建设这一“技术因素”。因为在此之前,铁路运行和城市生活的矛盾就早已存在,每一次提速只是让矛盾更加显性,随之产生的社会成本越来越大。而矛盾的源头就在城市与铁路的管理规划出现了脱节。 按理说,在铁路这一危险性很大的交通线周边,住宅建设与人口迁入要严格进行控制,可在北京,城区铁路沿线的建筑、人口明显过于密集,许多小区和单位与铁路近在咫尺,许多人一出家门就是铁路。铁路沿线形成了庞大的人流车流,当然形成了与火车争夺通行权的矛盾局面,而目前铁路运行速度已经超过了高速公路,想象一下,这就如同密集的建筑、成千上万的人紧挨着高速公路,无论如何都不是个正常现象。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降低或消除铁路提速造成的社会成本,惟有检讨我们过去的城市规划与管理,采取措施,把北京城区铁路沿线的建筑和人口密度降下来。固然,一些铁路沿线地区属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城市发展不可急功近利,决策者应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超越经济利益,从民生、公共安全等多元角度权衡利害。如此,我们的城市才能实现科学、以人为本发展,达至“宜居”的目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