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近5年、规划投资达3亿元的“华夏祖龙”有可能成为一条“烂尾龙”。27日下午,郑州市环保局向记者透露,“华夏祖龙”项目尚未通过环保测评,郑州市环保局组织的环评专家正对始祖山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如果通不过环保测评,环保局将责令其停建甚至拆除。”(3月28日《新闻晨报》)
在新郑市宣传部一再叨咕“‘祖龙’跟政府无关”的时候,郑州环保局“通不过就停建拆除”的态度不可谓不鲜明、不坚决。遗憾的是,这是非鲜明的态度是否来得晚了点?一个在国家级森林公园里、涉及21公里的大项目,没有依法环评大搞了5年,我们的环保部门竟然称“从媒体上才得知已经开建的消息”! 5年后方如梦初醒,是否涉嫌渎职、不作为我们不敢妄下结论,我们知道的是,如此后知后觉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5年沸沸扬扬的“圆明园防渗工程”中,环评工作就遭遇过“先上车、后买票”的挑战。而近几年,环保总局也多次叫停了违反环评法规定擅自开工的重大项目,动辄涉及资金数亿元。当环评工作逐步凸显出“杀手锏”的作用时,我们也不无遗憾:如果每一个项目都能按规定先环评审批、后开工建设,是否就不会有如此大的浪费? 一些省市的调查表明,县以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环评法执行率只有30%至40%。每一次荒唐违法都是一个侵害法律权威的标本,每一次后知后觉都暴露着一长串的问题。只有追根溯源,“事后诸葛亮”的遗憾才有可能少些、再少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