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汉字输入的国家标准是27484个,手机里的编码字只有6763个”。近日,有人就此发表高见说,“受控于外国公司的汉字输入法并不符合汉语汉字的传统思维习惯,只能导致汉文化洋化、异化、退化状况蔓延。可我们每年还要花几亿元人民币购买外国公司的汉字输入软件,付钱事小,汉语的尊严何在?”
我们的确有时在手机里找不到需要的汉字,手机汉字输入法受控于国外公司的现状也的确令人遗憾,但这是不是就必然“只能导致汉文化洋化、异化、退化状况蔓延”甚至伤害汉语的尊严?
虽然汉字输入的中国国家标准是27484个,但毕竟我们平时的常用汉字也就几千个左右,手机到底需不需要那么大的汉字存库,增大汉字存库后手机的价格会不会上浮,恐怕还需要问一问消费者的意见。另外,任何语言往往都是由高频词汇(常用词汇)和低频词汇(专业词汇、古语、生僻词汇)组成的。不能因为很多汉字平时老百姓不用或不常用,就以为有失汉语的尊严和地位,就以为汉语岌岌可危、无法传承了———古代和刚刚解放时目不识丁者遍布全国的时候,汉语是不是就没有指望和前途了?
汉语的尊严应该体现在整个国家对汉语的推崇程度。有多少人能把汉字认全甚至天天使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人能把汉语当作交流用语的首选,特别是在重大的、正式的场合;重要的是有多少人以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汉语、写一手横平竖直的汉字当作骄傲和自豪;重要的是有多少人愿意钻研、发扬汉语,而不是盲目地追捧英语。
近来动辄就会有人指出某某事物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和伤害,会影响传统文化等等。可是,中国文化是几千年流传的瑰宝,就那么柔弱和脆弱?动不动就地位不保、传承困难了?引发国民对于自我文化的欣赏、喜爱、保护,是理所应当的,但不必过分悲观、低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承性。因为过激和敏感往往也是自卑的表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