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医学人才因何入医无门?
    2007-02-01    作者:周其仁    来源:经济观察报
  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最基本的政策着眼点就是动员更多的资源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之所以发生巨大改善的基本经验。不敢说,中国人的成绩已有资格笑傲天下;永远不能说,中国人的生活无须继续改善。但那些确实解决了问题的经验,应该成为目前看来还没有办好事项——例如医疗卫生、教育之类——的参考。
  凭借以上基点,本系列评论从一个可观察事实出发,这就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在需求猛增的情况下,资源动员的能力十分低下。上文报告过,作者发现1978-2005年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加了77倍、个人卫生开支增加了198倍,而同期医院、诊所、医生和护士数目的增加却分别只有1-2倍。
  要是社会对医疗服务没有需求,动员很少的资源就很正常。举一个例子,现在城乡居民靠书信传递消息的,明显比过去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更多的资源进入传统的邮政服务,不足为奇。与此相关,街头代写书信的服务也比过去大为减少——那是自然的萎缩,谁也不必为此大动干戈、兴师问罪的。
  要是需求增长强劲,但存在一时难以逾越的供给障碍,结果引发市价猛涨,则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这方面可举石油为例。2005年我国原油的供给比1978年也不过只增加了1倍多,那可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探明的储量太少,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只好大大增加进口——高需求刺激了全球资源的动员;一时供不上来,涨价可也。
  还有一种状况在制造业常见,就是旺盛的需求持续刺激了资源的动员,直到形成所谓“产能过剩”,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导致兼并,也压迫生产率提升,最后存活下来的企业数目可能很少,整个行业只用很少一点人力资源就产出了过去不可想象的巨大的产品数量。
  仔细鉴别,卫生医疗服务与上述三种情况都不相同。第一,绝不是没有需求。事实上,“卫生总费用”和“个人卫生开支费用”都不足以完全反映卫生医疗服务的全部需求(这点以后再谈),即便如此,27年间77倍和198倍的增长,也说明了需求增长的强劲;第二,不存在难以逾越的供给障碍,因为组成医疗服务的要素无非就是专业人才、场地、建筑和设备,都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出来;第三,医疗是服务,重的是医生、护士的关照,无法靠“制造流水线”提升生产率,非动员更多的人力参与不可。给定这三点区别,我们认定,我国医疗服务的资源动员能力之低下,实在是一个相当反常的现象。
  我自己深受刺激的,是医卫系统动员人力资源的能力居然如此出人意料地低下。讲过了,1978-2005年间,全国医生护士人数增加之少,与同期卫生总费用的增加完全不成比例。那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整体轮廓。深入进去,发现2005年全国卫生人员的绝对数,甚至低于历史达到过的最高水平!我查到的数据如下:2005年全国医生总数193.8万人,医师总数155.6万,分别只及历史最高数2001年的92.3%和95%;期间虽然护士人数一直在增加,但医生和医师的数量大不如前,以致2005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只及历史最高水平的97%!
  最离谱的是,2005年全国医生人数不但低于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比1997年的还绝对减少了46595人。再重复一次,不是因为需求减少了:同期全国卫生总费用增加了1.7倍(增量绝对值是5399.8亿元),个人现金卫生开支增加了1.6倍(增量绝对值是2775亿元)。就是说,医疗服务的需求在增加,而医生作为满足需求的中坚力量,人数却在减少!
  很难找到一个类似的现象。劳动密集的制造行业就免谈了吧:见过多少原来的“吴下阿蒙”,不过几年、十几年时间就把持了全球产量第一名。还不是需求刺激,动员资源,干干干、学学学,仿佛不经意之间就搞上去了?1997年我国懂网络技术的人才寥寥无几,现在又怎么样了?其他诸如金融、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凡有市场招手的,无不吸引了足额的人才争相进入。就连同病相怜的教育部门,似乎也比医疗强。别的不论,至少教授数目总是直线上升的吧?
  想来想去,还是选餐饮作为医疗的合适参照。两者都是服务业,都涉及生命健康(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也都受所谓“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以及“供方诱导消费”之类的困扰。更重要的是,没有谁可以否认今天我国的餐饮业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市场化行当——完全符合一些专家对医疗服务体制特点的指控。那么,市场化的餐饮业,是不是也像“市场化”的医疗服务一样,面对急速上升的需求,资源动员的数量却绝对减少了呢?
  没有。据统计,1978-2003年间(没有2005年的最新统计),全国餐饮业销售总额增长了112倍,同期餐饮网点的数目增加了33倍,从业人数则增加了17倍。就是说,需求量比网点和人员的增加,仅高出数倍而已。更有意思的是,1997年以来全国餐饮销售额增加了1.5倍,网点和人员则分别增加了43%和1.25倍。看明白了:在餐饮业,需求的强劲增加刺激了资源供给的增加,假以时日,资源动员的强度差不多可以直追需求的增长。
  当然,医生的培养要难过厨师。可是,恰恰在查证了医生后备人才的状况之后,才让我对现存医卫系统动员人力资源的能力差不多感到绝望。2005年全国医学本、专科招生人数有多少呢?33.8万。加上成人高等教育医学专业的招生人数,总共是58万!这里有扩招因素,而成人教育中很大一个比例的学生本身已经是医护人员。撇开这些,仅计普通大学医学专业的本专科生,1997-2005年间全国累计招生数达到85.4万人。对照上文所引,同期全国医生人数减少了4.7万人,这究竟算怎么回事?
  大家知道,医科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要受更长时间的训练,医科学生及其家庭也因此要承受更大的财务负担。可是,最近8年以来,全国源源不断培养出来了的85万后备医生,面对的却是一个医生职位绝对数减少的就业市场!期间全国退休医生有20万吗?没有查到,即便有,那就还有70万受过专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训练的医学人才入医无门!是人才外流吗?也许是——毕竟到美国当医生收入要高很多。可是美国的厨师、工程师等等的收入也远比中国的高,为什么那些人才外流之余,国内还是越来越多,与医疗卫生系统出现的尴尬局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呢?
  不少专家喜欢强调医疗卫生的特殊性。当然有特殊性,否则研究和言论没有特指,就成了讲套话。可是如果事物特殊到其中不包含一般性,岂不更令人匪夷所思?具体谈医卫,要是这个行当特殊到可以无须动员资源,那就当我什么也没有说。问题是,医卫服务同样离不开资源的动员、特别是离不开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人才资源的动员。更严重的是,我国医卫系统在需求强劲增长的条件下,资源动员能力居然如此出人意料地低下。
  听我一句吧,不把个中道理探查清楚,再良好的愿望构成的医改方案也难免变成纸上谈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