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经济发展“不要带污的GDP”
    2009-05-25    本报记者:李佳鹏 实习生 巩慧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资源的大量开发曾经让六盘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只追求速度不注重质量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痛定思痛我们决定转变发展方式,并明确提出了‘不要带污的GDP’的口号,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现在我们既要温饱,也要环保。” 5月23日在第十二届北京科博会“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少荣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在本次论坛上,贵州六盘水市等十个城市入围“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名单。

  痛定思痛转变发展方式

  记者了解到,六盘水是西南乃至整个华南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该市在破解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个现实而又普遍的问题上,初步走出了一条西部资源型地区开发“金山银山”、又保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之路。
  “资源的大量开发曾经让六盘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陈少荣坦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六盘水的森林覆盖率最低时曾跌至7.55%,水土流失面积占了总面积的80%以上,荒漠化、石漠化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境内小煤窑遍地开花,土法炼焦、土法炼锌星罗棋布,在六盘水不到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小煤窑最多的时候,曾经达到了2475对,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六盘水成为全国酸雨的重灾区。
  不仅如此,煤矿、洗煤厂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排进长江上游的三岔河,珠江上游的北盘江,昔日清澈见底的水面黑浪滚滚,严重影响了长江和珠江的水质。正是在这样严峻的环境形势下,六盘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不要带污的GDP”的口号, 开发“金山银山”,保住绿水青山。
  陈少荣告诉记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六盘水就开始大力整合资源,坚决取缔无序开采的小煤窑,取缔土法炼焦和土法炼锌,大力发展国有煤矿和地方骨干煤矿,通过整合、技改、扩能,地方小煤窑由原来的2475对,减少到现在的289对,产能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源的效率。
  这种说法记者从一组数据中得到了佐证。统计显示,2008年,该市基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25.18%和5.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了1.11%和4.56%。小煤窑的治理、“两土”的取缔,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2008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全年优良率为100%。

  资源开发更重节能环保

  记者发现,发展观念的转变使得六盘水市在资源开发的同时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六盘水市通过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煤炭、煤化工、冶金、电力、建材五大行业中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和生产工艺,采取“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方针,列出淘汰时间表,加大淘汰力度。
  陈少荣给记者列出了这样一组数字,仅2008年,该市就淘汰落后产能136.41万吨,其中:焦炭行业16家,淘汰落后产能108万吨;铁合金行业5家,淘汰落后产能2.31万吨;炼铁行业2家,淘汰落后产能17万吨;水泥行业2家,淘汰落后产能12万吨。同时还要求新建、扩建的火电厂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安装脱硫设施,已建成的火电厂要进行脱硫工程治理,目前全市已有87%的现役火电机组建成脱硫设施并投入运行。到2009年底,该市现役火电机组将全部实现脱硫。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六盘水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使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陈少荣说,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通过资源替代,工艺改造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优先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在煤泥干化利用、煤矿瓦斯发电、矿井水治理回收、焦炉煤气掺烧发电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目前,六盘水市内已有10家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取得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认定证书,设计年产量达到6.5亿块标砖,已经能够满足市中心城区建筑工程需要。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对工业废弃物的利用,2008年六盘水消耗煤矸石34.8万吨,采矿废石20.03万吨,粉煤灰22.99万吨,煤泥28.56万吨,锅炉炉渣6.04万吨,瓦斯5171.6万立方米。在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的同时,六盘水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
  这也与六盘水市在环保方面的大力投入密不可分,“九五”期间,六盘水投入环保治理资金2.6亿元,“十五”期间投入8.4亿元,“十一五”以来的3年,六盘水已投入环保治理资金16.16亿元。

  发展清洁能源寻求发展新支点

  在大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六盘水市还注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支点。陈少荣介绍,目前,六盘水的水力发电装机已有22.63万千瓦,在建的有66.49万千瓦;瓦斯与煤层气发电装机已有3.47万千瓦,在建的有2.4万千瓦;12.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站也将在今年正式动工。
  陈少荣透露,最近,六盘水与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的焦炉煤气(含氢气体)在汽车上的应用研发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将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汽车节能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和促进作用。六盘水市政府还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及北京博朗环境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拟投资1.5亿元,利用中科院的技术,建设规模为日处理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统一、集中、无害化处置,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记者了解到,连续几年,六盘水的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名列贵州省前茅。2008年,六盘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7亿元,增长14.9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7亿元,增长16.2%,人均GDP达12516元,基本步入了小康水平。
  对于下一步的具体打算,陈少荣信心满怀地说:“对于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将继续采取高压限制政策,坚决予以取缔淘汰,同时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做长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做深高新技术应用,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专家点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说,六盘水市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与国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主要做法是一致的,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应该加以肯定。
  周宏春认为,作为和六盘水市相同的资源型城市需要认真研究和寻找替代资源,在资源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产业接替的问题,比如六盘水正在进行的煤层气的应用等做法,不仅解决了发展需要的部分能源问题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国家应该加以鼓励。与此同时,作为六盘水地区可以考虑进一步推进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项目的发展,这可以作为发展的一个方向,这既没有污染又可持续,同时也是一个富民工程。
  对于未来如何发展,周宏春说,六盘水市已经有了较为周全的思考、规划和部署,我的建议是进一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一方面应考虑延伸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要加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

  相关稿件
· 贵州六盘水市调查:偏远乡村金融网点严重缺失 2009-03-03
· "中国凉都"六盘水市广发"避暑邀请函" 2007-07-11
· 六盘水:违规施工3年的电厂终于停工 200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