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创新商业化模式破题农村金融
试点证明,服务“三农”目标和实现股东利润最大化并非截然矛盾
    2008-07-30    本报记者:文婧 实习生:张田园    来源:经济参考报

  29日上午,在农业银行召开的服务“三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副行长张云不仅介绍了此前八省农行服务“三农”金融试点工作情况,而且也明确了吸取试点经验后的农行将来面向“三农”金融服务的大方向。
  “这可以说是农行股改过程中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史建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行这一年来试点比较成功,证明了农行服务“三农”和商业化运作并不完全矛盾,而且通过各种创新还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这带给农行的股东们一个信号,就是服务“三农”的定位并不影响农行的商业化改革,并不影响股东利润最大化。
  随着“三农”的金融服务试点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向全国逐步推开,农行正在打消股东此前对服务“三农”目标与实现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化运作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矛盾的疑虑,农行股改上市的思路也将更加清晰。

疑虑破解之一:面向“三农”的商业化运作之路怎么走

  正在股改酝酿上市的农行与面向“三农”的农行在外界人士心目中一直有冲突。连张云自己都说,农村金融不可避免面临着贷款金额小、风险突出、利润较城市业务更低的问题,而要成功股改上市就得给股东以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率,因此一条特殊的面向“三农”金融服务的商业化银行运作之路,就成了农行必须要探索的重大课题。
  第一阶段的试点工作中,试点行取得了高于平均水平的比较可观的利润,这给农行破题农村金融市场开了一个好头。比如甘肃的19个试点县支行中,有14个属于贫困县,然而,今年前五个月,试点行新增存款占到全省的36.4%,贷款投放量占到95%,不良贷款率下降5.0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多降了3.17个百分点,经营利润同比增长45.6%,高出全省6.3个百分点。
  这些比较可观的利润来源于试点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对当地农村金融发展的适应,但是这样的利润在试点推开的过程中能否维持下去呢?张云本人对此也表示,首先,试点时间不长,而且金融风险的暴露带有滞后性,因此试点行显示出更高利润;其次,今年上半年各商业银行利润增长幅度都在加快,农行的利润增长也较快;第三,试点行利润幅度更高也跟其本身管理水平在农行系统中较高有关。
  他表示,如何在推进试点的过程中长期保持这样的高利润,其实这也是在探讨农行如何继续在商业化运作的基础上实现服务“三农”的课题。“我们发现,面向农村金融,服务‘三农’开展业务,其总体资金回报率确实低于城市业务,但是可以实现盈利,而且这种资金回报率低于城市业务的现状是可以改变的。”张云认为,要改变这个现状,首先就是要确立合理的业务增长模式,全国不同区域“三农”和县域经济差异很大,对金融服务要求也各有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更何况,农行建立了有别于城市业务的“三农”信贷政策制度体系,推广金穗惠农卡、简式快速贷款、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等农村金融产品,都能够服务于这个目的。此外,未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以及农行改革启用的科学化的经营方式也能够帮助改变资金回报率低于城市的现状。

疑虑破解之二:设不设单一发展模式,服务“三农”金融之路是否可以百花齐放

  “一县一模式,一所一特色”,是农行试点“三农”金融服务之路时最具有特色的地方了。全国不同区域农村地区经济差异很大,农民和涉农企业对金融服务要求也因地区差异各有不同,农行在试点中发现,没有一个单一的服务“三农”的模式,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就是跟随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吉林分行支持种粮大户经营,以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为主。四川分行支持生猪生产,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福建分行主要支持县域民营中小企业和林业。广西主要对蔗糖产业进行支持。
  服务“三农”市场定位不同,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就有所不同,各有创新。甘肃分行推行农户小额贷款“三包一挂”的风险控制机制,通过对客户经理正向激励来控制风险。湖南分行探索出农户贷款“五老”(老支书、老村长、老干部、老党员、老村民)协助调查法。吉林分行通过贷款监控日报、手机短信举报、电话回访客户来预警风险。福建分行帮助农民成立担保公司。重庆分行探索农业保险、专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建立多方共保的风险防范机制。据悉,试点期间新增贷款基本没有不良贷款。

疑虑破解之三:撤出农村基层多年的农行拿什么重返“三农”

  前几年,农行经营重心向城市业务转移,很多基层行,尤其是县支行贷款业务萎缩,人员也向机关和上级行流动,农行基本等于是从农村基层撤出。而后,国务院提出的“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又成为了农行进行股改准备工作的目标,而服务“三农”又再次成为了农行股改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农村信用社占据农村和农民金融市场老大地位,邮储银行、村镇银行也开始在农村布点撒网的今天,农行再次回归“三农”,是有其独特的切入点的。农行吉林分行行长宋先平通过调查发现,吉林农行平均每个县拥有网点9.13个,县以下乡镇拥有网点4.4个,以每个网点覆盖半径20公里计算,农行只能覆盖20%的农村地区,农行现有的组织体系、管理方式与农户贷款不太对接,要寻找新的出路。张云也表示,农行从此前只服务于农村企业和供销社发展到恢复服务于农民要有新的制度安排,目前农行在乡镇覆盖率大约为15%至20%,依靠县域机构人员可以为3000万至4000万户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因此面广不是农行的优势。
  张云说,农行会根据业务交叉、竞争来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通过进一步健全机构、激发机构的活力,以及根据市场化规则来发挥自身优势。他认为,农行自身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完整性优势。农行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分别有1.1万和1.3万家营业网点,从而促进了城乡连为一体的经营模式,也为今后将农村和城镇、国内和国外金融市场更加紧密方便地联系到一起打下了基础。这使得农行可以快速且大量地获得财务支持,为农村金融需求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二是科技优势。农行全国网点都实现了资金业务联网,其发行的惠农卡也充分实现了网络化模式,从而提高运作效率。
  第三,农行还将通过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来满足农村市场金融需求。一方面是和邮储银行以及各种信用社合作,据悉,这些机构帮助农行代理发行惠农卡效果显著,2007年发行了100多万张。另一方面农行与新兴金融机构,如农村保险公司、农村贷款公司,在其资金批发业务、代理结算业务、贷款业务方面进行合作。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把这种合作称为农行扮演“批发贷款人”的角色,他说,农行通过贷款给当地的金融组织,由这些金融组织直接放贷给农户和农村的中小企业,这样农行既实现了商业化盈利的目的,又服务了“三农”。
  张云透露,该行已获批准在内蒙古及湖北控股两家村镇银行附属,即将开业。他表示,农行将通过控股等形式组建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且有意参股农村金融租赁公司及农业保险公司。

  相关稿件
· "金融地图"更新 农村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008-07-24
· 刘明康表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2008-07-21
· 臧景范:我国已有4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 2008-06-06
· 资金逐鹿农村金融 浙江首家村镇银行亮相 2008-05-28
· 央行银监会明确四类农村金融机构相关政策 200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