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CPI上涨7.1% 三大因素致CPI创11年新高
    2008-02-20    本报记者:方烨 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
  数据显示,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同比上涨18.2%。其中,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同比上涨58.8%。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集市的监测结果,今年1月份猪肉价格只有三天环比略有下降,两天环比持平,其余20多天都在上涨。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说,今年1月份之所以CPI上涨较高,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是春节因素。按照往年的惯例,春节前夕食品类价格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今年春节在阳历2月,价格因素集中反映在1月份。第二是在1月份发生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因素。第三与去年1月CPI基数较低有一定关系。2007年1月CPI涨幅仅有2.2%。多重因素叠加导致1月份CPI上涨创新高。
  中金公司针对1月份CPI数据的评论认为,受雪灾和春节因素影响,1月CPI增幅符合预期。鉴于雪灾发生于1月末,其对于交通物流造成的破坏在2月份持续,加上中国农历正月期间CPI环比通常较高,预计2月份CPI还将在7%以上甚至创新高。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认为,1月份CPI增幅比市场普遍预期略低一些,这与此前的行政干预和调控措施有关。预计2月份CPI增幅会继续保持7%以上,2008年上半年的CPI整体将保持6%以上的高位。
  在未来的政策调控方面,中行报告建议,在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经济趋冷的宏观环境下,应该以从紧的货币政策遏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结构性上涨变成全面通货膨胀,彻底消除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与蔓延,同时相继出台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并积极扩大内需,弥补可能因美国经济减速导致我国经济下滑的损失,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诸建芳也认为,相关部门会一方面继续采取行政干预,直接对市场价格进行管制;另一方面采取临时性的补贴措施,包括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以及对限制产品价格企业的补贴。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诸建芳表示,一季度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于外汇占款的压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等数量型调控手段近期仍可能使用。
  中金公司同样预计央行会加大数量工具的使用以及汇率升值以抑制通胀,但加息的空间很小,原因一是美联储的大幅降息(一周之内降息125个基点)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升息空间;二是尽管1月份CPI创出新高,但其部分反映了雪灾所造成的供应短缺现象,使用利率应对这种情况并不合适。
  尽管普遍认为未来几个月CPI增幅仍将较高,但是中国银行日前的报告表示,中国正在经历的此轮通胀将会“有惊无险”。虽然今年上半年CPI增长势头比较迅猛,每月CPI涨幅有可能在5%至7%之间,但下半年后将趋于平稳,保持在3%至4%之间。报告预计,全年CPI涨幅4.8%,与2007年持平。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预计,今年全年CPI走势可能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和发挥作用,下半年CPI涨势会趋于缓和。
  相关稿件
· 1月CPI创11年来新高 2008-02-20
· CPI上涨不可低估 2008-02-18
· CPI高涨,大学生热议生活补助 2008-02-15
· 期待CPI统计改革 2008-02-04
· 对“低收入居民CPI”的谨慎期待 200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