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八年的邮政储蓄改革终于修成正果。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在北京挂牌成立。继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后,邮储银行成为我国第五大商业银行。 但此间观察人士认为,作为一家由储蓄性机构转型的新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将在市场定位、盈利模式、风险管理和人才结构等方面面临挑战。 据介绍,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组建的邮储银行将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全面办理商业银行业务。邮储银行有关负责人说,银行将拓展业务范围,向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消费信贷、信用卡、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丰富的金融服务。 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布局是邮储银行的优势。截至2006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有3.6万个储蓄营业网点,4.5万个汇兑营业网点和两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其中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都分布在农村地区。对此,邮储银行有关负责人说,银行将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了解,邮储银行已专门设立了农村金融服务部门,将通过加强与农发行、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农户小额信贷、微小企业贷款等业务为主打,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的支农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模式颇有微词。以前,邮政储蓄吸收的资金都是转存给其他金融机构的,从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不能回流农村。随着邮储银行的成立,这种局面将被打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强调,与“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所相比,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应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把从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以贷款形式发放到农村,在农村等相对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资金流,激活当地经济。 然而,从原先“只存不贷”的储蓄机构转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也并非易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曾刚说,市场定位是邮储银行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一个商业性机构,选择何种发展道路是邮储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成为一家综合性的银行,还是成为一家有特色的专业银行,或是重点服务农村金融?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谈儒勇博士表示,我国亟待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让银行可以展开错位竞争。对于邮储银行来说,由于现有网点很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其他商业银行撤出后,这一市场出现空白,邮储银行可以在这里谋求发展。 对于目前邮储银行的组织结构,一些金融同业也提出了疑问。江苏省兴化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章政远认为,邮政储蓄业务原来的支点在农村,而邮储银行的组织模式却是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一夜之间,由若干单纯的储蓄网点组合成全国性银行,并非简单换牌就能完成的。如果市场定位、政策环境、风险防范等具体操作环节出现偏差,将会对自身发展和金融和谐产生不良影响,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尤甚。 曾刚还表示,除了市场定位外,在盈利模式、风险管理及人才结构等方面,邮储银行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在盈利模式方面,由于邮政储蓄长期以来只做储蓄业务,没有开展资产业务的经验,盈利模式还有待探索。在内控和风险防范方面,邮储银行更需要很长时间建设。毕竟,以前邮政储蓄是固定吃利差,业务很简单,没有什么风险,没有太多资产管理的概念。现在的邮储银行要参与放贷业务,就要实实在在地面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所面临的挑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陶礼明并不讳言。他说,邮储银行成立后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邮储银行要在拓展新业务、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着力加强风险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识别监测体系和各项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据了解,目前,邮储已开始摸索造血机制,加大了在资产业务方面的探索。
链接 国外邮政储蓄银行经验借鉴
据万国邮政联盟(UPU)透露,目前全世界有2/3的邮局提供邮政金融服务,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邮局提供邮政储蓄银行服务。 德国和荷兰在经营邮政储蓄银行方面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1988年,德国实行邮电分营,成立了邮政、电信、邮政银行三个独立的部门。1997年,德国邮政持有邮政银行17.5%的股份,1999年前者又收购了后者剩下的82.5%的股份,成为邮政银行惟一的拥有者。德国邮政银行并入德国邮政后,仍然保持其经营的独立性。在长期保证相对独立的基础上,邮政公司和邮政银行能够联合实施一些金融业务的进攻型市场战略。目前,德国邮政银行已成为德国最大的零售商业银行,并且还是德国首家实行多元经营的银行。到2003年底,德国邮政银行已拥有1150万个客户,领先于著名的德意志银行(840万个客户)。在存款方面,2004年前九个月,德国邮政银行的存款金额增长了2.7%,达到401亿欧元。在发卡业务上,德国邮政银行提供了信用卡、借记卡、公务卡、个人卡等品种。2004年,德国邮政银行信用卡业务迅猛发展,持卡人数量增长了11%,较1.2%的国内市场平均增长率高出10.8个百分点,信用卡消费额突破10亿欧元。 1968年以前,荷兰的邮政、电信以及邮政金融都是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三个服务部门。1968年,邮政金融服务部门进行了公司化和股份制改革,荷兰邮政银行成为独立经营、行政上接受财政部监管的金融机构。1986年,荷兰邮政银行成为上市公司,但政府仍持有40%的股份。1991年,荷兰邮政银行与本国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及一家商业银行合并,成立了荷兰国际集团(ING),ING是目前国际金融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金融集团。荷兰邮政银行与邮政部门分离后,双方仍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邮政银行继续租用邮政机构的网点办理金融业务。1993年以后,双方组建了一家各占50%股份的合资公司,实际上是一家投资物业管理公司,原有的网点和新建的网点都作为该公司的物业进行管理和经营。邮政和银行都是网点的用户,各项业务在网点推出时,都要进行严格核算,并按规定标准向网点经营公司支付费用。 有学者认为,从近年来邮政储蓄机构改革发展的趋势看,总体上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种是逐步过渡发展为全能或专业的商业银行,并与邮政机构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种是邮政金融完全脱离了邮政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邮政机构转变为真正的公共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