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风险未失控不宜妖魔化反方:警惕个别地方“吃完土地吃银行” 是地方激进融资、“绑架”了银行和中央财政,还是潜在风险被夸大、妖魔化了地方融资平台? 证券时报记者在今年全国两会采访过程中发现,在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和“潮涨潮落”的宏观调控下,有关部门对融资平台的风险监管面临两难抉择——分税体制下,地方债务缺口将长期存在,如果监管不力,地方政府可能深陷债务危机、形成不良债务累及银行,甚至造成“地方发债、中央买单”的尴尬;如果矫枉过正,则可能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正常运营的资金链断裂,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导致潜在风险的显性化,甚至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警惕个别地方“吃完土地吃银行”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估算,目前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负债已经高达6万亿,其中有80%是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资金。学者曾统计,2009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规模已经超过了地方政府全年的总财政收入,风险显而易见。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谢卫对此表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可能“绑架”财政和银行。他认为,在2009年的保增长过程中,地方融资平台对资金的需求和银行信贷投放的欲望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约有40%的银行信贷资金流入地方融资平台。当前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积聚的资金已经过于庞大,积累了巨额风险。“特别要警惕个别地方政府从‘吃土地’转向‘吃银行’。”他说。 谢卫分析,从目前情况看,支撑融资平台的主要是地方的卖地收入,这种卖地财政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经济回调,或卖地财政受阻,地方的隐性财务问题就会爆发,中央财政到时就不得不施以援手,风险就会转嫁到中央。同时银行的信贷资金也会形成不良资产,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
监管行动加紧展开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梅兴保在两会上表示,最担心的是一些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之下,参与的项目贷款可能隐含较大风险。梅兴保建议,地方金融平台应当审慎经营,保证出资到位率。如果不能全部保证,则要挑优质项目。“我们不希望大量接手由融资平台造成的不良资产。”他说。 事实上,有关部门早已有所行动。今年2月,银监会已要求商业银行将现有的平台公司“项目包”逐笔打开,进行严密梳理,对贷款实施分类处理。同时,对无资本金、仅靠财政担保的项目停止新授信。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有两类地方融资平台值得关注:一类是以土地为抵押的借款,因为在土地价值的上升阶段,有可能会出现高估,而未来当土地价值下降,就可能使得对贷款的判断出现差别;另外一类就是由城市政府进行综合还款的,也就是说项目本身不具备充分的还款能力,主要依靠综合效益来还款,这里面蕴含着城市政府以及财政性的风险。 关于商业银行对地方投融资平台贷款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苏宁也表示,未来对投融资平台是否继续给予贷款,商业银行必须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也透露,有关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办法将由财政部牵头实施,最快本月出台,地方融资平台应分层分级管理,对东、中、西部设立不同标准。
风险仍未失控不宜过度夸大
两会前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过分夸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是不客观的。他举例说,商业银行对于占据70%以上的县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一直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结构分布中,财政偿还能力较强的省市级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占据主要比重;土地收入占地方政府收入超过50%的城市在中国屈指可数,绝大部分城市的财政收入结构是多元化的,对土地收入的依赖程度相对有限。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工行对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了认真检查和回顾,没有发现存在大的问题。他强调,在和地方政府合作中,工行高度关注支持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贷款的本息超出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工行就不会参与。 一些来自地方的代表认为,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融资平台功不可没。而且,和单个项目相比,融资平台抗风险能力要大很多,其一,单个项目有的亏损,有的盈利,到了融资平台就可以拿盈利补亏损;其二,有些基础设施行业只有公益性,没有财务收益,也有一些行业收益比较稳定,这两类行业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可以以丰补歉;其三,同一个行业的项目周期不同,若放在同一平台上整合,拟建项目未必就不能融资。 “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不同声音,实际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其根本原因就是‘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一位来自地方发改委的人大代表坦言,央行与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对平台公司大亮“红灯”,地方政府如芒在背。为了防止潜在风险提前到来,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不得不在保增长与控风险之间“踩跷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