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其中一项是要深化资源价格体制改革。 资源价格体制改革是否就意味着涨价呢?
阶梯水价有几大难点
今年南方下雪,让天然气短缺这一社会问题瞬间暴露了出来,之后,有关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消息跟着也传了出来。 目前沈阳市居民所用煤气大多是天然气,记者昨日联系沈阳市燃气总公司,但对方表示由于目前正处于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微妙时期,因此很难对天然气价格进行评论。 而引人关注的沈阳阶梯水价方案的试点,沈阳水务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沈阳就要在沈阳的两个小区开展试点。 这位人士透露说,阶梯水价有几方面的难点:一是按户计量的话,家中有三口人和五口人的用水量肯定不同。 二是因为沈阳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不同的季节用水量也不同,这个因素是否要考虑其中。 再有,比如居民家中的供水设备发生故障导致漏水时怎么计量,以及一些高档小区的用水量大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到。 这位人士说,沈阳目前定的基本用水量是12吨,是否还会调整以及阶梯水价最终能否实施目前来看还都是未知数。
改革不等于涨价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对资源价格体制改革一直十分关注。 “其实,今年提资源价格体制改革和以往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资源价格体制改革不光是价格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对定价机制本身的一种改革。”林伯强说,中国的资源类产品目前仍是政府定价,压低价格,然后通过补贴给企业,但这种补贴更多是一种无目标补贴,是全民补贴,这就形成一种社会不公,因为富人占有的资源要多一些。 他表示,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政府定价彻底淡出,完全市场化定价,政府监管,“这只是终极目标,我预计到2020年,中国实现中等收入水平的时候,才可能实现。”林伯强说。 林伯强也承认目前的改革的确给人一种涨价的感觉,但这只是因为资源价格过低的现实导致的,“其实改革不是为了涨价,恰恰是为了今后价格不要走得太快,是为了防止价格过快上涨。” 对于不少人担心的资源价格改革会带来通胀的隐忧,林伯强认为其实改革就是因为市场没有通胀,而调整得好有节制,是不会带来通胀的困扰,但通胀时进行改革也是行不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