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与创业板:形似而神不似
就目前披露招股说明书或刊登预披露信息的创业板待上市企业来说,似乎与中小板上市公司大同小异,比如相似的股本结构,创业板甚至出现了总股本高达4亿股的企业,如此大的股本结构引起了市场的争议
。 对此,笔者倾向于认为,目前创业板待上市企业与中小板上市公司虽然在股本结构上未有实质性的区别,但在所属行业上则形成了较大的区别。创业板待上市企业大多属于生物、电子等经济前沿产业,也包括探路者这样新兴的泛消费类产业,这就有望赋予创业板较为突出的特征,从而形成与中小板相对清晰的区别点。而且,如果未来创业板能够持续推出生物、电子等新兴产业,就有助于削弱股本结构与中小板相类似的特征。如此这般,创业板与中小板就会形成形似而神不似的特点。
不可忽视的两层风险
未来创业板将被赋予更为清晰的特征,那就是伴随着高成长股持续涌现的同时,一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能会因在新兴产业中竞争失败而败下阵来,从而产生较高的风险。也就是说,高成长对应高收益率的同时,也伴随着新兴产业高失败率所带来的高风险。 这是因为在新兴产业中,投资机会稍纵即逝,一旦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不能迅速把握住行业的投资机会,即有可能被后来者居上,从而使得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退步,紧接着快速步入衰落周期。如互联网产业,1998年以来,我国互联网企业多如过江之鲫,但真正生存下来的门户网站也就只有搜狐、网易等少数几个。再比如说建立于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网络游戏企业也是数量众多,真正能够成大业者也寥若晨星。但一旦生存下来且能够跟随行业节奏而共振,那么,市值的成长也是极其可观的,如网易等均给投资者带来数十倍、数百倍的回报。 也就是说,新兴产业可能会带来高淘汰率的特征使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能会产生因为未能跟上行业发展步伐而被淘汰的风险。当然,这仅仅是创业板的一个风险,只是从企业的成长角度所论述的风险。 投资创业板的另一个风险就是二级市场的风险,主要是指估值过高所带来的风险。比如说受因到市场乐观氛围影响而给予某些创业板公司较高的估值,但随后的市场演绎,尤其是若整个证券市场陷入低迷,这些植根于市场强势状态下的高估值基础就可能迅速削弱,从而带来股价迅速回落的风险。尤其是在创业板开设之初,在炒新风潮、“炒第一”的心理预期下往往会赋予创业板公司股价不切实际的估值,从而埋下估值泡沫破灭的风险。再比如说在行业判断中,由于对某些行业不切实际的乐观预期而赋予部分创业板公司较高的估值溢价,但随后发展显示出原先的乐观行业预期缺乏现实基础的支撑,此时就会带来股价突然大幅下跌的风险。
选择行业成长乐观的个股
由此可见,创业板固然可以因为新兴产业居多的特征而给市场带来充分乐观的成长性预期,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提及的两大风险。正因为如此,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需要从两大要素把握创业板的投资机会,一是估值。对于行业前景乐观的新兴产业,可以赋予一定的估值溢价,比如说可以赋予30倍、甚至40倍的估值溢价,但如果超过50倍甚至更高的估值溢价个股,建议投资者还是谨慎对待,毕竟50倍的估值溢价,意味着公司的年成长率不得低于80%才能够保持与目前中小市值股的估值相一致的水平。 二是新兴产业背景下更需要关注管理层的因素。诚如前述,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就是一日千里,且在发展过程中,并无经验可供借鉴,此时管理层的优势就充分显现出来,只有拥有优秀管理层的企业,才能够避开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风险,抓住行业发展的机会。阿里巴巴、携程等新兴产业类的企业之所以一个辉煌接着一个辉煌,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管理层的努力。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创业板实际操作中,需要掌握新兴产业、估值、管理层等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揉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合适的系统来指导未来创业板的操作。 就目前待上市或待过会的创业板企业来说,探路者、神州泰岳等企业所处的行业成长性极为乐观,未来有望持续高成长。尤其是探路者,作为新兴消费产业,未来的市场容量不可限量,如果能够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未来持续高成长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循此思路,建议投资者仍可对那些位于生物前沿技术、科技网络的前沿技术以及新兴消费产业的相关企业予以重点关注,甚至可以赋予其较高的估值溢价买入并持有,分享行业容量快速膨胀所带来的高成长投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