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9日电 据商务部介绍,今年1—4月,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38起,案件数同比上升26.7%。 在上述案件中,反倾销24起,反补贴2起,保障措施7起,特保5起。尤其是4月份,美国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启动特保调查、对油井管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这两起案件涉及金额巨大,引起中国政府及产业界高度关注。 目前,为了扶持和保护金融危机中的国内产业、防范国际市场萎缩导致的贸易转移,许多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一是滥用世贸规则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是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二是使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如有的国家提高进口关税,采取禁止或者限制进口的措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还有的国家在刺激本国经济方案中提出了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条款。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 据悉,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成效明显:经成功应对,近期欧盟终止了对我镀锌板和不锈钢冷轧薄板两起钢铁反倾销调查;通过交涉磋商,印度终止了对我尼龙帘子布特保调查;妥善处理了土耳其特保案;在破除贸易壁垒上,近期三氯蔗糖案和电池337调查美国国内司法诉讼案获得全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