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2-12 作者:燕海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
这几日,我生活的美国东部小城的天空始终晴朗不起来,下了两场冬雨后本来干冷的空气反而变得湿润温暖,令人感觉不到一丝冬天的气息。但天气的反复无常丝毫没有影响这里的人们过节的心情,电视里不断预告着圣诞节目,收音机里一天到晚播放圣诞歌曲,邮箱里天天塞满了圣诞大降价的产品广告。处在经济低谷的美国,正热烈等待着这个节日的到来,企盼着经济寒冬期里的一丝慰藉。
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斯坦顿(Staunton)是由东部沿海进入中部山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这里的圣诞节是全美的一个缩影。市中心的“美国莎士比亚中心”剧院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复原当年莎翁在伦敦的布莱克弗赖尔斯(Blackfriars)剧场的艺术场所,每年的此时,狄更斯的名剧“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都在这里上演数场,令这个山区小镇一时成为全美文化的一个焦点,也带动了该市圣诞假期的旅游产业。然而今年,虽然圣诞颂歌依然奏响,人们却发现,剧场中来自外地的旅行者少了。
斯坦顿一家著名的博物馆——美国边疆文化博物馆(Frontier Culture
Museum),在今年终止了举行多年的招牌圣诞活动“圣诞灯屋行”,理由是财政吃紧。该博物馆在公告上说,博物馆为此决定挣扎了许久,不过最终也没有挽回取消的结局,他们希望在明年这项圣诞特展能够恢复,不过又有谁晓得明年会是什么样子呢?
实际上,美国人准备圣诞节的周期很长,由于10月底的万圣节和11月底的感恩节过后就是圣诞节,所以每年11、12两个月被称作美国的节日季(holiday
season)。传统上的节日季是购物的高峰,各种产品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价。特别是感恩节后的星期五,绝大多数商店都推出对折甚至更多的促销活动,这一天也被称作“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但节日季中的三个节日对旅行产生的影响则程度不同,万圣节主要是年轻人和孩子聚会的日子、感恩节主要是家庭团聚的节日,而最能促进旅游的节日,则是节日季的高峰—圣诞节了。比如电影《小鬼当家》系列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美国人全家在圣诞节出游的传统。这样的故事情节,也只有安排在圣诞节才会最合理。
如此看来,今天的圣诞节已经完全商业化,其实也不尽然。在商业的背后,是圣诞节深刻的宗教根源。所以圣诞节更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美元,另一面则是上帝。在中国,平安夜钟声响起的时候,一些都市青年男女都会去教堂参观,但这种参观与其说是一种宗教行为,不如说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体验。走进教堂,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带有一种猎奇的味道。但是平安夜的教堂,对美国人来说,则是反思自己、纯化心灵的圣地。甚至对于部分美国人来说,这是他们一年中唯一一次向上帝倾诉的机会。
如果你有机会在平安夜来到美国,教堂应该成为必去之地。不过,无论你到大城市还是小乡镇,走进教堂之前,最好收起旅行用的背包和运动装,换上皮鞋,穿上衬衫,用郑重的态度去感受那里的圣诞气氛。
两年前,我在得克萨斯的边境城市过平安夜的时候,就犯下了冒昧无知的错误。怀着旅行者的心态,一身背包客装束的我在一条街上的几座教堂之间挑了又挑,选中了其中最为普通的一座。结果,外表朴素的教堂,内部严肃庄重,我的一套旅行装束显得格格不入。环顾四周,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穿着正式。在圣诞音乐的背景声中,装扮休闲的我站在人群中,既不自然,更不自在。虽然主人很是客气地将我引进,但在神圣的烛光下,我自己恰似一个毫无礼貌的闯入者,尴尬无比。身为旅行者的我,在那样的情景下才恍然大悟,原来圣诞的宗教力量不是旅行时能够随意触摸的。
美国是一个在基督教清教徒信仰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美国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商业文化最发达的国家。社会学家韦伯曾经试图证明宗教与资本主义的互惠关系,这一对关系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依旧是有趣的矛盾体。这也是来自东方的旅行者很难深入理解这个国家本质的原因。这种宗教与商业的矛盾性在圣诞节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而它们也正如圣诞杠杆的两端一样,虽然互相依赖而又此起彼伏。在经济稳定的年代中,圣诞旅行、采购、聚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商家争夺的猎物;而在经济惨淡的年代中,圣诞节则给予一些人寻求希望的力量。正如斯坦顿的圣诞节一样,博物馆的展览可以暂停,但剧场里的圣诞颂歌却更加响亮,教堂中的祈祷更加虔诚。
可以想见,这个圣诞节,往年人潮如流的旅行盛况会冷清许多,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外国的旅行者,选择留守家中的比例势必会提高。但同样是这个圣诞节,另一种“旅行”有可能格外让人关注,这就是圣诞贺卡的旅行。有的商家甚至预测,今年圣诞贺卡的寄送量有可能高于往年。因为无法支付出门旅行的费用,人们会更倾向于用卡片向远方的朋友送去祝福。在这个特殊的年景下,如果能有幸浏览卡片上的语句,或许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美国人在特殊年份中的圣诞心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