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贵州省习水县煤矿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整合办”)被当地4家煤矿的整合问题弄得焦头烂额。
“能够采取的措施我们都用了,就是谈不拢。”习水县整合办的工作人员任雪松无奈地说。按照贵州省政府批复确定的煤矿整合方案,习水县的林坪和庙坪、振兴和四联4家煤矿应该两两整合,但4家煤矿之间的谈判仍处于僵持状态。县里大大小小的协调会开了几十次,向省、市、县各部门上报和下发的文件也有厚厚一撂,但整合看起来仍然遥不可及。
僵持背后的矛盾
拟整合的4家煤矿处于同一片采煤带上,依次相邻,除振兴已完成年产9万吨的技改外,其余3家的核定年产量都只有3万吨,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如果不参与整合,就面临关闭。
同属“不整合就出局”困境的小煤矿,林坪与庙坪对待整合的态度截然不同。庙坪“一直表态积极支持”国家政策,而林坪却对“硬搞拉郎配”的整合方案“抵死不从”。
林坪煤矿业主周华东认为,如果不是庙坪“横插一杠”,林坪煤矿早已经单列技改了。
早在2004年,林坪已经先行一步申报单列技改扩能为30万吨/年,但在申请的最后关头“卡了壳”。对横生的“变故”,林坪煤矿认为,是庙坪觊觎林坪的新增资源而“人为影响”了整合方案。
面对这一指责,庙坪煤矿业主陈开权反驳说,“两家煤矿谁的资源储量接近枯竭,谁是优质煤矿,政府部门自有定论”。
“我们没有考虑自己的优势,愿意平等地与林坪整合。”陈开权说,“资源多少我们都不管了,我们的目的就是响应政府号召,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盘活企业。”
林坪煤矿所谓被庙坪觊觎的资源,其实是他们在技改扩能方案中申请增扩的一块5平方公里资源丰富的采区。林坪觉得本已将这块采区稳稳收入囊中,因此对外号称有900万吨储量。但记者事后从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得知,经国土部门核实,这5平方公里采区的资源足以新建一个年产30万吨的矿井,按规定应该重新走“招拍挂”程序。
关于两矿孰优孰劣还没争出个头绪,林坪煤矿又提出:双方整合是“一个投入巨大、效益低下的方案”——两矿矿区相邻区域存在400余米的采空区域,且现有的保有储量块段无法相连,整合后无法形成经济合理的一套生产系统。
根据贵州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由于资源、地质条件限制或经济技术不合理,无法整合成一套生产系统的资料不得纳入整合。”
今年3月,林坪煤矿请来中介机构的专家实地勘查论证,后者出具的报告中认为,林坪与庙坪“分别技改比整合在技术、安全、经济等方面合理性更高。”
对此,庙坪煤矿称,针对“断层”和“采空区”的疑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也曾派技术人员到习水实地调查过,但调研结果未曾向两家煤矿通报。
与林坪相似,振兴煤矿不同意与四联煤矿整合的理由是,四联煤矿属于资源枯竭型矿井,两矿整合无法形成一套生产系统,强行整合必将造成环境资源破坏。
振兴煤矿说,振兴早就是年产9万吨规模的矿井,本身具有独立保留的资格,2004年被依法批准为9万吨改30万吨的技改矿井。习水县有关部门在编制整合方案之前“根本没有征求矿方的意见”,“是闭门造车”。
“管你干不干,硬捆在一起。”振兴煤矿矿长倪杜帮说,
振兴认为,两矿的区位决定了资源在分布上不连续——在开采上无法开掘巷道连接起来,不能形成统一的生产系统。
四联煤矿业主张家刚则反驳说,振兴根本就没有诚意。
为了平息双方对储量的争议,尽快促成整合,去年11月,遵义市国土资源局下发文件,要求由习水县政府聘请或由县政府协调振兴、四联双方共同聘请有煤炭储量核实资质的单位,对四联煤矿的资源储量进行核实。但最后却不了了之。
争吵中的利益纠葛
两对煤矿彼此之间争议的焦点归结起来,一是整合方案是否科学可行?4家煤矿是否具备整合条件?
对此,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规划发展处处长王家平明确回答:“整合方案是科学的。”
二是双方可采资源究竟还有多少?每家煤矿都认为自己是储量丰富的优质煤矿,而对整合对象的资源储量持有疑议,惟恐整合后“吃了亏”。
“他们吵来吵去,无外乎想多占点股份,想多卖点钱。”王家平一语道破。
那么,各矿储量究竟多少,由国土部门进行认定,或聘请一个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估,不就行了吗?
事情并不简单。尽管国土部门有备案的储量核实报告,但几年来,几乎每家煤矿都存在超限开采的现象,究竟还剩多少储量,谁也说不清。
还有一种说法是,行政主管部门做的储量报告仅作矿山登记用,因为钻孔密度有限,只是一个预测和估算出来的数字,精确度不足以用来作为经济合作谈判的依据。
而中介机构的可信度也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王家平说,一些中介机构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所以即便是煤炭科研单位作出的储量核实报告,大家也互不认同。
振兴煤矿矿主倪杜帮曾向记者抱怨,县里要求重新核实资源时,他与请来的专家一起下到四联的井下,但专家们并不动手测量,说“测少了对四联不利,测多了对你们振兴不利,我们就是随便看看井下情况”。
整合的步子迟迟迈不开,采煤的节奏却没有因此放缓。据称,今年春节前4家煤矿曾被关闭了几天,后为了保障电煤供应又被允许继续生产。
今年2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对于3月底前达不成整合协议的煤矿公告关闭,并停止电煤供应资格。9月26日,习水县副县长杨朝刚又要求,“10天内仍未达成整合协议的,停止煤矿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报省、市政府按现行煤矿整合政策执行”。
但10月2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4家煤矿仍在源源不断地往外拉煤。
“下不了手”关停的原因,或许可以从以下的数字中看出来:习水县2007年的财政收入为3.67亿元,而庙坪煤矿业主陈开权名下的产业每年上交的利税为2000万元左右。
王家平也承认:“要强制关闭很简单,但矛盾会进一步激化。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4家煤矿的纷争在习水县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原本全县煤矿整合过程中,为安抚小煤矿业主的情绪,没有一家煤矿被正式关闭淘汰,有的矿主不得不买下几家濒临枯竭的煤矿以响应“整合”,得以自保。很多不情愿但迫于压力整合在一起的矿主,产权纠纷不断。整合后矿井要长期停产整顿,一些业主看到未整合煤矿仍在继续生产,更是闹起了情绪。
由于产业关系没有理顺,作为产煤大县,习水的电厂存煤量只够用3天,电煤供应十分紧张。
困局考验政府智慧
两年多来,大家都揣着不被对方承认的储量报告,各种座谈会、联席会从习水开到遵义,又从贵阳开到桐梓。知情人透露,“政府为4家煤矿先后下发了几十个不同内容的文件,今天这样,明天那样。”
一度庙坪打算引资收购林坪煤矿,价格谈好了,连新煤矿的名字都取好了,在付款方式上又发生了分歧,双方均反悔,功亏一篑。“谈得口干舌燥”,事情还是原地踏步。
在一次次商谈无果的情况下,众矿主其实都担心政府真的采取措施强制关停。在给有关部门的报告中,庙坪煤矿提出:“(对于无法整合的现状)林坪煤矿应承担全部不利后果,不应当对我矿株连。”
知情人透露,由于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生产,几家煤矿都在拼命超采。
庙坪煤矿业主陈开权说:“我们危机感很重。煤矿搞得越大越好,做大做强,产出多了,利润高了,安全就舍得投入了。煤矿搞得小了就死定了,这次逃了下次难免”。
四联煤矿业主张家刚也说:“对于我们小煤矿来说,不整合就是自杀。”
在近期的谈判中,好不容易达成了妥协:庙坪与四联协议整合成一对,林坪和振兴分别单列技改。但这个方案上报后又被驳了回来。
“市里要求可以调整方案,但整合后总数两对的限制不能突破。”习水县整合办任雪松说。
知情人透露,整合方案都是由各县规划后逐级上报,由省政府批复。“方案上报前,跑关系的比较多,省里批了以后,要想改动就会影响全局。”
王家平确认了这一说法:“我们的原则是总量不增加。第一是全省指标很紧张,第二是对别人不公平。所有的业主从内心来说都不愿意整合,如果你闹一闹就不整合了,以后大家都来闹,国家政策还能执行下去吗?不能让拒不执行政策的占便宜!”
王家平说,整合的前提是“双方自愿”,习水县政府在报方案前没有充分考虑到业主之间的私人恩怨,“方案当初是你报的,现在实施不下去,在各方矛盾已经尖锐和激化后又说决策权在省里,不公平。”
一位知情人评论说:“煤老板们用国家资源赚钱都成了大富翁,都有几亿元的资产,还要趁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之机漫天要价,为各自利益一步都不肯退让。”他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煤老板“拥钱自大”,蔑视政府权威;另一方面,在资源整合中,由于缺乏价格评估机制和退出补偿机制,地方政府以“利益裁判”的身份,用行政手段出面协调,作用十分有限。
“现在的任何决定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困局如何破解,高度考验地方政府的智慧。”这位知情人说。
本报贵阳11月1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