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曾以“雾都”闻名于世。 上世纪50年代,伦敦尝到了工业化的恶果。当年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为“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霭,1952年12月4日变成了震惊世界的杀手: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浓雾整整有五天不散。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次灾难对英国人震动很大。 为顺利解决令很多国家头疼的空气污染问题,英国动用的利器有四招:一是立法提高监测标准,改善空气质量;二是科学规划公共交通,减少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三是控制汽车尾气、减少污染物排放;四是科学地建设城市绿化带。
重拳出击控制排污
1956年,英国政府首次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在城区设立无烟区,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发电厂和重工业等煤烟污染大户迁往郊区。政府颁布的关于控制大气污染的法令还有《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和《汽车使用条例》等。 英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如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在车辆年检中严格检测尾气中排放是否达标;在市中心设立污染检测点,警察可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车,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2003年2月,伦敦市政府开始对周一至周五早7点至晚6点半进入市中心约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机动车,每天征收5英镑的“交通拥堵费”,由此获得的收入完全用于改善伦敦公交系统。此后收费区域不断扩大,收费标准也提高到目前的8英镑。 迄今为止,交通拥堵费政策取得了成功。目前,每天进入塞车收费区域的车辆数目减少60000辆,废气排放降低12%。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开车上班,而是纷纷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路途上花费的时间显著减少,出行时间缩短了14%。 不久前,伦敦市还公布了更为严厉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车进入伦敦,计划在近20年的时间里,减少伦敦私家车流量9%。
倡导绿色出行
以自行车为标志的“绿色交通”近几年在英国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伦敦市民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2007年,伦敦市长利文斯通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并计划在未来的10年内投资5亿英镑在提高自行车和步行的计划上。该计划还包括在伦敦市区建立多条自行车专用道,在伦敦外围地区规划每小时20英里时速限制的自行车区。 当局还修建了1000英里长的自行车线路网。目前,伦敦已有350多条自行车专用道。人们甚至可以在总长800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上穿越整个英国。 在伦敦城市外围,政府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到20世纪80年代,该绿化带面积已达4434平方公里,与城市面积(1580平方公里)之比达到2.82∶1。远期绿化带规划面积可达5791平方公里,与城市面积之比可达3.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