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高处不胜寒”渴望理性回归
    2008-05-30    作者:李荣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5月30日电 今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走势基本是“涨”字当头。截止到5月中旬,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3%以上。目前,大部分钢材主流品种的价格都已处于历史高位,大螺纹钢品种吨价冲破6000元的“天价”。
    不少业内人士已感觉到钢材价位“高处不胜寒”的危险。一些敏感的经销商希望“钢价能够调整一下,恢复一点弹性”。推高价格不能成为一种“惯性”,高位钢价渴望理性回归。

国内钢价:“涨”字当头

    年初曾经有专家认为,今年国内钢价会有一个“过度上涨”阶段,高成本已在“侵蚀”钢铁业利润空间,涨价就成为产业离散度较高的国内钢铁业过度博弈的一条主要出路。
    在经历了年初一段相对短暂的“盘整期”后,国内钢价在春节之后一路上扬,特别是在巴西矿业巨头与世界钢厂就国际铁矿石年度基准价格上涨达成协议之后,钢价更是呈直线式上涨。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到今年一季度末,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到142.31,比年初上升17.1点,上涨13.74%,其中长材上涨10.61%,板材上涨14.39%。
    进入第二季度后,钢价依然不改“涨”字当头的态势,甚至出现了8个星期连续上涨的局面。据国内知名资讯机构“我的钢铁”的监测,在这近2个月的直线性“连涨”过程中,只出现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周末回调”和涨幅收缩。到5月中旬,“我的钢铁”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3%以上。
    钢铁分析师曾节胜认为,国内钢价大涨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铁矿石、焦炭大幅涨价带来的成本推动;今年以来国内粗钢产量增幅明显下降带来的供应偏紧;国际钢价大涨造成的联动效应以及国内钢材需求保持旺盛等多个方面。

钢价开始出现“盘整”迹象

    到5月下旬,国内钢价的“连涨”暂告结束,出现了一些“盘整”迹象。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等华北地区建筑钢材吨价出现了200元以上的大幅回落。这种“盘整”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但至少是一个“信号”。
    有市场经销商曾对记者说,“价格太高了,有点寒气袭人。千万不能被高价逼到墙角。”在一次行业研讨会上,一位马钢销售部人士说,价格推高如果再保持这种无意识的惯性状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资金链绷断”,市场出现大起大落。
    据“我的钢铁”对国内钢厂和经销商的一次最新抽样调查表明,认为钢材市场正在进入盘整期的比例已明显上升。其中认为螺纹钢价格将会盘整下跌的比例达到60%左右;认为热轧板卷价格将趋于盘整的占到70%以上。
    在调查中,不少厂家和经销商反映,市场心态正在变得谨慎,资金压力显现,有些商家开始套现以规避风险;热轧板卷等品种的市场消费需求有所减弱,一些下游用户开始对高钢价有所“抵制”;欧美等出口市场即将进入“夏休”期,出口需求可能放缓,国内资源投放将相应有所增加。总之,前期以成本为主要支撑的钢价“推动效应”将告一段落,后期下游消费用户对钢价的“反作用力”将逐步体现。

震灾过后更要理性主导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将进入重建阶段,市场秩序的稳定也是对灾区和全局的支持。作为国内最大钢铁企业的宝钢集团已明确表示,正在全力增产灾区活动安置房所需的彩涂钢板,并且保证彩涂钢板维持现行价格不涨。
    这是灾后理性引导市场的一个“信号”。据此间一些钢铁分析专家的初步估算,在灾区重建过程中,建设过渡安置房、恢复桥梁公路以及重建房屋、公用设施等,至少需要300万吨的钢材。这一“特殊”的用钢需求,亟待一个稳定和理性的市场运行环境来支撑。
    钢铁分析专家汪建华说,在国外主要钢铁企业纷纷上调钢材价格之际,中国国内钢材价格在近期出现了“理性的回调”。这种回调有利于后市更稳健运行。钢材价格处于“战略性的中间地位”,对工业品价格有一定影响,而工业品价格又会对居民消费价格产生影响。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钢材,在国家正加紧防止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理应保持价格调整的理性节奏和幅度。
    曾节胜认为,由于不少下游用钢行业利润率并不比钢铁业高,高钢价对下游的成本压力已经开始聚集。其实,从生产效率和能耗指标等方面来看,中国钢铁业成本压缩空间还很大,不能完全靠涨价来转移风险。

  相关稿件
· “我的钢铁”:国内钢价结束连续上涨态势 2008-05-26
· 传言“奥运钢铁限产”钢价或再添上涨砝码 2008-05-13
· “我的钢铁”:国内钢价连续第7周保持涨势 2008-05-13
· “我的钢铁”:国内钢价连续五周全面上涨 2008-04-28
· 中钢协预计后市钢价仍将高位运行 200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