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2008-05-09    作者:高迪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  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会不会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日前,本报就此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他说,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项研究可以证明,中国过去3次通货膨胀高峰的根源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我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总的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这个格局在消费品市场没有改变。只要我们从宏观经济的全局通盘考虑,我们可以看出,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不会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

农业发展压力严峻

  问:我国农业生产目前面临怎样的形势?
  韩俊:过去10年,中国的人口增加了9000万,超过了德国的总人口。中国现在城镇居民肉类消费人均大约是40公斤,农村只有19公斤,而每年40公斤到50公斤的肉类消费是相对合理的。所以肉的消费还是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我们的谷物和粮食消费压力最大,过去10年是饲料年,但未来更大的压力来自非饲料粮食加工业需求的持续增长。
  由于人口的增长,收入的提高,城市化的推进,使中国农产品的需求压力在持续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压力,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的变化,都严重影响着中国农业的发展。

农产品供求平衡偏紧

  问:我国农产品供求状况如何?
  韩俊:中国目前农产品供和求的平衡是偏紧的。现在中国的小麦、大米供求基本可以平衡,但玉米供求的平衡正在打破。中国对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是严格控制的,去年用于这一部分的玉米只有360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2%。但大豆的进口,1994年占国内需求量的比重只有1.23%,去年已接近70%。中国人均每年消费食用油16公斤,其中进口油占11公斤左右,70%的油靠进口。棉花进口量已占到全球贸易量的一半。
  所以中国农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依赖国际市场程度比较高的阶段。自中国加入WTO以来,谷物进口大幅度下降,已可以自给,但其他进口的农产品,相当于从国外使用了3000万公顷的土地,等同于目前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4。所以,对中国的价格上涨,我们也做过一些分析,和1994年那次价格上涨最大的不同,这次是从生猪开始的,不是从粮食开始,这次上涨还是恢复性的,它与农业的周期波动有关,更重要的是它受国际市场的传导,大豆和植物油的市场已完全国际化。所以全球的农产品价格正在整体上攀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也不例外。

理性看待粮价上涨

  问:对当前的粮价上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韩俊:从政策上来讲,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这种价格上涨。要保障农民能够从上涨中真正得到实惠。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好的时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时期,都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期。相反,农业一出问题,肯定是农产品价格非常低迷的时期。
  中国历来强调要保持比较高的谷物的自给率,为什么?中国每年消费的谷物占到世界的1/5,是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以上。所以,中国国内小麦的潜力是巨大的,稻谷更要自给,但是,这两个产品不能依赖进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满足中国的需求。最不确定的是玉米,现在经济学家很难对玉米做判断。如果中国放开对玉米加工业的限制,我想中国有能力进口三四千万斤的玉米,但是从哪里购买这么多玉米呢?这样对国际的谷物市场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所以中国的农业要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但是是有选择性的。这样有助于我们采取符合农业多样性、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在谷物政策上,要强调立足于自给,当然不是完全的自给自足,这样有利于改善世界粮食的安全状况,增加世界粮食贸易中的稳定因素。
  最后,在保障谷物安全方面,我国的政策是非常有效的。中国的粮食已连续4年增产,这是对世界粮食稳定的一个大的贡献。同时,我们还采取了直接补贴、价格支持等措施,特别是在良种的使用、农田水利、机械化、农业技术推广方面采取的一些政策都是非常有效的。

  相关稿件
· 五一节日期间食用农产品价格水平继续回落 2008-05-08
· 节日期间食用农产品价格水平继续回落 2008-05-08
· 社科院: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很大 2008-04-30
· 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 2008-04-30
· 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延续下跌走势 200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