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家庭旅馆”还是一个新鲜词儿。但是,在西方国家,它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虽说各国有各国的叫法儿,各有各的管理方法,但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主与客,有幸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不仅能挖掘民间旅游资源,增加家庭收入,也在不同国家的普通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和友好的桥梁。
|
庄庆鸿
绘 | 40岁出头的缪佐奥夫人和上中学的儿子住在巴黎10区一幢普通的公寓楼里。因为位置特殊,她家不仅带有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小花园,而且80多平方米的房间是复式结构。一楼是客厅、厨房和卫生间,二楼有三间卧室,她和孩子各占一间,另外一间就用来出租。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和缪佐奥夫人聊起她的家庭旅馆时,她风趣地称,自家这处“大本营”已经接待了不少初来法国的“新兵”。
也许是长期经营家庭旅馆的原因,爽朗的缪佐奥夫人给记者的感觉很亲切。她说,家里经常接待各国来的年轻学生和游客,自己又爱与人说笑、打交道,所以和房客们关系都特别好。说起她经营家庭旅馆的最初经历,缪佐奥夫人告诉记者,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推荐参加了“巴黎人家接待协会”的活动,该协会专门帮助来法国读书、实习、旅游或商务出差的外国人联系家庭住宿。“正好我家有间卧室一直空着,可以租给外国学生,都是年轻人,和我儿子也能谈得来,家里也就多了些生机。”
2002年至今,缪佐奥家共接待了近20位外国人,其中多数都是来法国实习或短期交流的学生,住宿时间一般是2—4个月。“客人住进来的时候,我们会按合同条款明确一些要求,在尊重各自生活习惯的同时,大家愉快相处,像一家人那样互相照顾”。缪佐奥夫人说,她同所有的外国住客相处得都不错,吃饭时大家天南地北地聊天,儿子也常和他们出去玩,没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有几个学生搬走后还和她保持着联系,大家成了朋友。
据缪佐奥夫人介绍,她的几位朋友都参加了这种家庭接待活动,他们的孩子去其他国家旅游投宿到当地的家庭旅馆。“像巴黎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租房又难又贵是普遍现象,如果充分利用当地家庭空余的房间资源,不仅可以让投宿者有机会亲身体验普通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为家庭带来一些经济收入,还能增大法国接待外国游客的容量和能力。”缪佐奥夫人认为,这是一种值得宣传推广的服务模式。 在缪佐奥夫人的帮助下,记者采访了“巴黎人家接待协会”的负责人南日斯先生。“准确地说该协会实际上是一家注册公司”,南日斯先生开门见山地介绍道。“我们有两个客户群,一是投宿的外国学生或游客,一是具备接待条件的法国家庭。在我们的网站上,法国家庭可以注册申请提供住宿服务,经我们上门考察符合各项要求后,双方会签订一份合作协议,由协会帮其推荐投宿人。个人也可通过网站说明家庭住宿的条件,我们会提供相应的信息供其选择。协会还要向个人和家庭两方发出调查表,填写具体要求,比如是否在意家里有宠物,是否接受抽烟的人……”南日斯说,如此细致的工作,就是为了保证推荐的住宿者和接待家庭双方满意,能和睦相处,减少纠纷。
“协会就是中介,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当然我们也承担很多责任和义务。比如住宿中出现问题或矛盾,则由我们出面解决;如果大家生活习惯很难互相适应,我们会帮投宿者重新安排家庭旅馆。当然,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由于事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协会成立至今6年多,基本没有碰到化解不了的纠纷。”
此外,协会还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住宿公约,对住宿者享受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接待家庭应提供的食宿服务都有细化规定。 谈到成立这个协会的初衷,南日斯自信地说,法国是旅游大国,优良的教学环境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法深造,住宿需求的市场潜力无穷。南日斯最后透露说,一些学校的国际交流项目已开始委托他来安排学生在巴黎的住宿接待,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在积极响应提供这种服务。 (本报巴黎3月2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