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中午11时55分,上海市民任俊收到了一条来自上海市气象局的短信,短信“温馨提示”,上海市当天仍有降雪或雨夹雪天气,积雪和道路结冰现象将继续,请尽量减少外出。
“由于未来的雨雪走势仍然不容乐观,因此本市已进入二级气象应急响应状态。”1月27日下午,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沈利锋表示,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未来一周内,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依然会持续。
雪天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关注的焦点,但这并没有为“看天吃饭”的上海气象服务经纪人带来更多的生意。
“看天吃饭”的生意
2002年12月25日,中国首批气象服务经纪人在上海诞生,79人获气象服务经纪人资格证书。当时上海有多家媒体报道了气象服务经纪人的产生,还有媒体称,他们将成为我国第一批真正用天气信息赚钱的人,“看天吃饭”。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上海市气象局还为此出台了《上海市气象服务经纪人管理暂行办法》。
所谓气象服务经纪人,即相当于一个中介,他们向用户宣传气象信息产品,利用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提供相关的气象信息服务,同时又代表客户向气象部门提出新的“定单”。气象服务经纪人可以在促成气象部门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服务的这个商业化过程中,获取自己的报酬。
然而,气象服务经纪人的商业之路并不平坦。有媒体报道说,上海首家由5位服务气象经纪人合资开办的上海多普乐气象服务经纪有限公司成立两月有余,销售业务量却还是零。一个故事说,在一家气象经纪公司刚开始营业时,有家国际贸易客户找上门来,当得知所需服务要收费500元时,说了一句“我还以为免费呢”就离开了。
那么,最近的大面积降雪是不是给气象服务经纪公司带来了新的机会呢?气象服务经纪人的服务情况又怎样?1月28日上午,记者致电上海多普乐气象服务经纪有限公司。接线员小姐一听说是媒体采访,马上回答“不能”,就立即挂断电话。
下午1时15分,记者以一家食品加工公司的名义拨通了上海多普乐气象服务经纪有限公司的电话,希望了解所提供的气象服务,该公司接线小姐称“没有什么服务”,并挂断电话。
下午1时39分,记者以一家安徽在沪的肉食品加工公司的名义,拨通了上海市气象局的电话,问是否了解气象服务经纪公司的情况。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立即找来一位“气象经纪服务有限公司的气象服务经纪人”。
这位气象服务经纪人表示,气象服务信息是有偿的,他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气候信息。“你可以订长期的一年或短期的三五天的天气预报。三五天的一次性预报500元,若是要长期提供服务,可以面谈,一两万元的价格可以商量。”
当记者问及气象服务经纪公司提供的天气预报与气象台提供的气象服务有何区别时,这位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提供的服务与中心气象台的预报完全一致。“所有的天气结论完全一样,公司不也就要看个结论吗?”
“既然没有区别,那预订气象信息有什么用处呢?那些天气预报我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记者问道。
“总有些需要的公司,比如像航空公司、宝钢等一些大公司,会向我们预订商业化的气象服务。而一些小公司,觉得不需要、不愿意花这个钱的,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气象,这是双方自由的选择。”
“那么,是不是有什么特别针对各个行业的气象应对分析?”
“没有,我们只提供气象预报的结论,没有深入的研究分析报告。怎么应对气象的变化,采取怎样的对策,就是企业的事了。比如对于货运公司,你要是想让我们告诉你如何应对,我们可以告诉你要注意防滑等,但这些你们不是都知道吗?”
随后,记者又拨通了太平洋旅行社、大众国旅、春秋国旅、新世界旅行社等10家旅行社和几家搬场、物流公司的电话。他们要么是没听说过有气象服务经纪人,要么说“不需要,网上一查就能查到”,“明明有免费的,干吗还要买?”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只要一听到有偿购买气象信息服务,就示意拒绝,而更愿意接受无偿的天气预报服务。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已允许气象部门提供一些有偿的专业气象信息。而现在,气象局仍然是一个为社会提供公益性质的气象服务的机构,百姓可以通过中心气象台的预报无偿地了解气象信息。
英国所有气象信息都已实现收费
在商业气象服务发展较好的英国,气象服务早已走向商业化、市场化。作为英国最大的气象公司——英国气象局,它的所有气象信息服务都已收费,它还设有专门的商业产业部,负责气象服务产品的销售、市场开发、产品研制、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据报道,近几年,英国国家气象局的有偿服务收入已占到总经费的40%,并与其他单位和部门合作,一旦签订合作项目,收入将按合同分成。
目前,美国大约有300家私营天气预报公司在为企业提供气象服务。成立于1976年的“美国气象咨询公司”,则主要为法庭提供证词,法庭根据他们提供的天气记录,对一些伤害事故进行判断,看事故是否受天气因素的影响。
而日本新兴的“天气经济学”内容包罗万象,什么空调指数、冰淇淋指数、泳装指数和食品变质指数等一系列指数,都成了商家确定仓储和营销计划的重要依据。日本的商业气象服务发展迅速,至1996年,18家民间气象服务公司的营业额高达320亿日元。目前,日本最大的私人气象公司——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的业务范围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澳大利亚气象局1990年成立的特殊服务部门,1995年~1996年度收入高达300万澳元。德国商人还发现,夏季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就会新增230万瓶的啤酒销量。气象公司便开发出啤酒指数,供啤酒商参考,及时调整生产。
气象局:首先要为公众服务
正在参加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上海市气象局局长汤绪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专访,他首先强调“经纪人”是要加引号的,“经纪人”的目的是实现行业的价值最大化,使得气象信息在运作发展中最大化地发挥作用,而气象服务有着特有的规律和特点。
汤绪说,由于气象行业定位于科技性、基础性的公益事业,因此首先要为公众、为社会服务,在这个基础上,再为市场服务。公益性决定了它要把为市民、为社会服务放在首位,比如把气象信息及时提供给市委、市政府,以便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气象服务的核心是气象信息要进入千家万户,在城市安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气象服务也要面向市场经济,“有些行业对气象比较敏感,所以气象服务在这些行业中就要增加附加值,在减灾增效中发挥作用。”汤绪表示,当初设立气象服务经纪人的初衷也就是为企业服务,主要是用经纪人的理念推进气象服务,“经纪人就是要无孔不入,实现价值最大化。”
不过,汤绪坦言,现在都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而民生气象自然就要首先关注民生,如果要提供有偿的专业气象服务,就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汤绪并不愿意多谈气象服务经纪人为何无法开展业务的问题。不过,他强调,上海市气象局也在不断深化服务内容,丰富服务产品,比如在春运期间组织各行业进行天气情况大会商,在黄金周为旅游行业提供气象服务,在平时为一些生产部门提供气象服务等。
本报上海1月2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