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部、煤炭安监局、煤炭工业协会、国家电网公司昨天(27日)共同召开2008煤炭产运需衔接视频会议,为新年度煤炭衔接工作定下基调。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在会上表示,由于煤炭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提高,煤炭合同兑现率提高了不少,缓解了煤炭供应的紧张局面。
合同煤定价新机制形成
欧新黔在大会上表示,2004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煤炭订货改革。2005年开始,国家鼓励企业积极自主衔接,政府放弃了对煤炭价格的干预,转变为制定原则和衔接框架,宏观指导煤炭合同的签订。 欧新黔表示,经过三年的实践,我国由供需双方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衔接、自主定价的合同煤价新机制形成。从合同执行情况看,近几年来,由于煤炭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得到了供需双方的认可,煤炭合同兑现率提高了不少,缓解了煤炭供应的紧张局面。
供求基本平衡
据欧新黔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煤炭需求增幅较大,但随着宏观调控成效显现,以及开展节能减排,实施综合利用等政策措施,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将进一步受到抑制,煤炭需求的增长速度也将回落。 欧新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煤炭需求量将达到27.6亿吨左右。从煤矿产能来看,目前我国煤炭产能累计约为25亿吨,在建新增能力为每年7亿吨以上,今明两年每年有5亿吨以上产能投产,到2008年,煤矿产能将达到29.3亿吨左右。 随着煤矿新增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国内供应环境将趋于宽松,全国煤炭供求将处于大体平衡的态势。尤其华东地区,由于大秦线和秦皇岛港运能增加,需求将得到较好保障。
局部供应偏紧
不过,欧新黔同时指出,中部地区由于当地新增资源有限,外运调入煤炭需求量大,受运力不足影响,局部地区煤炭供给将偏紧。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的逆向布局,决定了运输在煤炭销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长期来看,煤炭工业规划对生产、消费布局的进一步分离,将使煤炭运输矛盾更加突出。 国家发改委今年1月22日公布的《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新划分了煤炭“自给区”、“调入区”和“调出区”,煤炭供应将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宁等省。在这些煤炭主产地,由于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当地煤炭化工的发展,大部分煤炭只能以初级产品形式运输到煤炭调入区。 根据《规划》,到2010年全国煤炭产量比2005年增长17.91%,调出区域煤炭总量将比2005年增长32.96%,占总产量的50.58%;而调入区域煤矿自产量到2010年仅比2005年增长2.47%,占总产量比例为33.31%。广东的煤矿被要求尽快退出市场,浙江地区到2010年也将不再自产煤炭。但随着经济发展,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地区的电力、冶金等行业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将给煤炭运输带来更大的压力。
水、陆联运解决运力“心病”
尽管煤炭产能增长形势喜人,但运力这块“心病”却一直没能找到解决的良方。据欧新黔介绍,2008年,铁路运力方面仅大秦线的运力有所增长,其他运输线均趋于饱和。 相比之下,水路运输的情况更为乐观。明年我国水路煤炭运力将有所提升,北方7个主要煤炭港口设计能力已达到近5亿吨。 为了缓解铁路运力,发改委日前下发的《关于做好2008年跨省区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宜水则水、宜路则路、水陆联运、保障供应的原则,鼓励华东、华南等水运条件较好的地区积极采取水陆联运,将一部分目前通过铁路直达运输的煤炭,调整到经港口中转运输,腾出部分铁路直达运力安排给运需矛盾突出、且不具备水运条件的地区。 近期,铁道部已经加大了煤炭运输的运力安排。数据显示,11月以来,全国铁路日均装运煤炭421.3万吨,同比增长9.7%。前10个月,国内江海主要煤炭发运港共发送煤炭3.87亿吨,同比增长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