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海总部:信贷投放亟待控制
    2007-10-12    卫容之    来源:《国际金融报》2007-10-12 第01版
    上海信贷投放速度仍旧太快。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0月11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962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比6月末上升3个百分点,创近3年来贷款增速新高。央行方面再次强调,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控制信贷投放,防止信贷总量过快增长。
    央行官员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总体来看,虽然目前商业银行采取了一些诸如压缩贴现规模、适度提高中长期贷款审批条件等降低贷款增速的应对措施,但上海信贷总量增长仍偏快,并在外资银行业务扩张动力增强和上市银行回报股东压力加大的双重作用下,今年中外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可能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今年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累积效应的释放,中资商业银行资金压力明显加大。9月末,上海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备付率较二季度末分别下降0.4个和1.8个百分点。为此,人行提醒,中外资商业银行应积极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流动性环境变化,合理控制信贷规模。
    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273.5亿元,同比多增557.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增加1022.3亿元。从期限结构看,当季企业活期存款减少163.9亿元,定期存款增加1186.2亿元。而企业资金充裕和节前企业存款定期化是导致当季企业定期存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此外,当季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减少49.1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增加32.4亿元,储蓄存款分流和活期化的特征仍较显著。受居民理财意识增强和股市长假闭市的影响,季末定期储蓄存款出现近半年来的首次回升。
    报告还指出,中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5.7亿元;外汇贷款增加25.8亿美元。从贷款种类看,人民币信贷增长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外汇贷款则全面增长。从贷款投向看,中资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的行业投向呈现较强的互补性。当季中资金融机构新增的人民币贷款主要投向了个人、租赁商务服务业和建筑业,三者贷款分别增加220亿元、140.2亿元和46.4亿元。而当季中资金融机构新增的外汇贷款主要投向了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制造业,三行业贷款增量分别为13.2亿美元、7.2亿美元和7亿美元。
    此外,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209.9亿元,为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增量的两倍,占其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7成,对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
    按贷款用途分,当季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91.3亿元,占个人消费贷款增量的91%,其中新建房和二手房贷款分别增加104.4亿元和86.9亿元;当季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增加0.8亿元,其中9月份增加1亿元;其他消费贷款增加14.4亿元。
  相关稿件
· 央行允许对资产支持证券开展回购交易 2007-10-10
· 央行官员:不能因美次贷危机否定资产证券化 2007-09-25
· 央行第三季度调查报告出炉 通胀压力增强 2007-09-21
· 业内人士:英国央行次贷危机对策悄然生变 2007-09-21
· 央行调查:居民对基金的投资偏好高于股票 200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