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华商逐步走出“禁售”阴影
    2007-07-27    臧文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7-27 6版

  在俄正式登记的外国劳动移民中,中国人最多,截至去年底达21万人,其中62%从事贸易。
  俄罗斯政府从4月1日起全面禁止外国公民在俄市场上从事零售业的法令,差点扼杀了中国人林先生在俄罗斯一展宏图的构想。而如今,他已走出阴影,开始照常做生意了,他已经作好了在俄罗斯“打持久战”的准备。

当头一击

  林先生是浙江义乌人,去年7月来莫斯科前,他的工厂一直通过中间商向俄罗斯出口衬衫。
  最初,林先生在莫斯科最大的、中国人也比较集中的市场——集装箱市场,以月租金8000美元的价格租了个摊位,雇了3个售货员,每人月工资600美元。另外,他以每月1500美元的租金租了两个仓库,头一批存放了自产的价值人民币300万元的衬衫。他为这批货物支付了3万美元的运费。
  为了生意上的方便,林先生还从国内带了两个亲戚来照看生意。由于不懂俄语,加上对莫斯科不熟悉,他又以1500美元的月薪聘了一名随行翻译。
  由于冬季不是衬衫的销售旺季,去年下半年,林先生的业务并没有真正展开。如果今春颁布的市场零售禁令对他完全适用,他的损失可想而知。

逆市而行

  虽然来俄时间不长,但林先生也积累了一些俄罗斯客户。听说要清理市场的消息后,林先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郁闷和彷徨,最终保持冷静,认真考虑寻找各种退路和延续生意的方法。
  林先生不是没有想过回国,但走回头路,违背了他来莫斯科的初衷。在众人都徘徊观望、不敢发货的情况下,他一口气让自己的工厂连续发来6个集装箱的衬衫。如此一来,光存放货物的仓库就租了4个。在其他一些华商眼里,这一举动无异于“自杀”,但他们随后不得不佩服林先生的勇气和魄力。
  俄罗斯内务部门的市场检查很快就告一段落,集装箱市场又恢复了曾经的平静。尽管已有一些摊位被闲置,但市场上的华商人数看上去并没有大减。林先生那4个集装箱的衬衫就在这时候抵达莫斯科,此时也正是衬衫的销售旺季……
  虽然目前莫斯科市场上华商的生意基本都开始好转,但扣除高昂的开销后,林先生也赚不到太多钱。

另辟道路

  俄罗斯目前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移民接收国。但长期以来,由于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对于究竟有多少移民在俄,他们都在哪些具体经济领域从业,俄政府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
  莫斯科的华商占了在俄中国人的40%,另外23%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19%在西伯利亚地区。由于劳动力成本等原因,部分在俄华商至今没有雇用俄罗斯售货员。尽管检查已不那么频繁,但市场上的华商依然时刻保持高度警觉。
  一位华商告诉记者,其实这种检查对来俄多年的华商们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尽管精明的华商们在摸清俄罗斯市场禁售令的“内涵”后已不再担惊受怕,但他们说,利润已不及从前的1/5。一些实力较强的华商或成立公司,或寻找不那么“灰色”的商业渠道,包括正规清关等,或开辟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市场以分散风险。
  林先生现在已经打开了俄罗斯这个大市场,并把莫斯科的摊位完全交给亲戚打理。他说,他在阿联酋迪拜的生意进展很不错,现在可以回来坐镇国内了。

  相关稿件
· 内蒙古扎兰屯市向俄罗斯输出劳务数千人 2007-07-27
· 俄罗斯将成立国开行支持大型项目 2007-07-26
· 俄罗斯上半年通过铁路向我出口石油460万吨 2007-07-24
· 沈阳市已经成为俄罗斯果菜出口基地 2007-07-23
· 走进俄罗斯套娃工厂 200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