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商业调查广告中,《中国青年报》的“中国青年可持续消费调查”活动格外引人关注。然而,关于环境保护,关于节约型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话题,在大众传媒日益商业化和高度市场化的浪潮中,还处在失语甚至是哑语的尴尬境地。
关于媒体商业化的利弊,无须多议。在媒介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媒体靠广告维持其日常运营已是常事,既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当代新闻传播业发展的规律。然而,并不是按规律办事就不会犯任何错误,部分媒体错在把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抛在了一边。
从中国的电影业到出版、包装行业,大制作、“大手笔”、大气派的风气势不可当。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需要我们创造出“大手笔”的消费品,这是商家的“初衷”。于是,天价“包装”出的月饼,豪华“烹饪”出的年夜饭层出不穷。而媒体在面对这种“暴利消费”时,往往表现出猎奇和宽容的态度。同时,电影人也在高呼:“我们需要中国的奥斯卡大片!”于是,《无极》剧组“理所当然”地污染了香格里拉,四川乐山大佛和九寨沟不得已拒绝了所有剧组的拍摄要求。电影镜头呈现给我们的,除了豪华到奢靡的纯金打造的“黄金甲”之外,就是大肆宣扬物质享受和无目的消费的“天生购物狂”。在我们的大小荧屏上,“抬头即吃喝,举目皆享受。”节俭,在他们看来,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作为媒体主力军的大众传播机构,很大一部分是在满足广告商的需求。大排量汽车的广告占据主要版面,商品房广告数量的增长丝毫不比房价上升的速度慢,奢侈品展览、高级时装和化妆品的发布报道,来得比普通百姓接受的速度快得多。经济周刊,科技之友,体育世界,唯独环保缺位;大大小小的门户网站,包罗万象的海量信息,单单难觅关乎可持续发展信息的踪影。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权宜之策,但我们看够了味同嚼蜡的社会新闻,听多了不知所云的经济报道,一些媒体多了些哗众取宠,少了些人性关怀。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媒体对中国资源紧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深刻解读,不再是媒体引导大众如何理性消费,倡导绿色生活,而在商家和媒体共同编织的消费陷阱里,人们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穿。
当今,许多青年人对某某明星的个人问题如数家珍,却未必记得植树节和地球日是哪一天。而这一切,媒体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在这个被报纸和网络日益“炒”得浮躁的社会,环保、节俭和可持续发展,在一部分人眼里,是对现代物质生活的扼杀。在媒体对现代社会物质符号的象征性构建中,紧跟流行才是人们关心的话题。面对媒体花样百出的宣传,普通百姓被塑造为媒体的“墙头草”,大众的从众心理在媒体的渲染下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在这样一个被媒体营造出的过于物化的环境里,试问,公众可持续消费的渠道在哪里?有多少人愿意投身环保,又有多少人是要真正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呢?
在传媒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我们的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而关于环境的报道,关于节约的宣传,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那一套模式当中,刻板化、模式化、说教化、制度化的痕迹严重。缺少利益的新闻不报,没有噱头的消息少发。殊不知,保护环境是大义,健康发展更是大利。可这样的大义大利摆在眼前,我们的媒体却视而不见,相反,却在暗地里鼓励高消费和杀鸡取卵式的经济发展。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公众的知情权何在,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又何在?
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不可能只要环境不谋发展。但是,更不能为了发展而忽视我们生活的家园和赖以生存的空间。作为上通下达“桥梁”的媒体,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传媒机构,作为有良知的新闻人,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前提下,提倡和谐发展,鼓励健康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