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德国,冬天1平方米的空间供暖需要消耗9公斤煤,而在中国1平方米的空间供暖需要22公斤煤。”4月10日,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公使衔参赞迈克尔?普斯在北京展览馆开幕的民用建筑能源高效利用研讨会上,这样来说明中国目前能源使用效率的状况。
迈克尔?普斯在研讨会上向大家介绍,为了到2020年减少能耗,欧盟委员会最近通过了一些关于能源的措施并为此制定了目标。第一个目标从1990年到202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20%;第二个目标是到2020年,20%的能源来自可更新能源;第三个目标是到2020年,20%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迈克尔?普斯说,40%的能耗来自民用建筑方面,因此,增加民用建筑中的能效和减少能耗是高效利用能源的重中之重。欧盟为降低建筑领域能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所有新建筑和翻新建筑都必须达到能源使用的最低标准;所有建筑都必须有一个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颁发的证书,这个证书是所有建筑买卖时必备的。迈克尔?普斯同时表示,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不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合作是不可能的。正是基于此,欧委会从2005年就和中国政府进行了政府间的关于气候变化的讨论。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能源消耗总量排在世界第二。而中国人口众多,能源相对缺乏,人均能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建筑能耗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而能源效率目前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能耗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一个紧迫的问题。
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源高质量利用社会。为此,中国政府在第一个“十一五”规划中,特别把节能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作为最重要的指标提出,即5年中,中国要降低20%的能源消耗、20%的污染物排放。国务院参事石定寰指出,能源的审计和管理是目前中国比较薄弱的环节;对现有的建筑,中国还没有严格进行节能审计,没有每年一度的节能审计标准出台。在这种情况下,和欧盟就能源进行长期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20余位中欧专家围绕减少能耗、增加能效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提出,要从建筑物的外观、位置、使用材料的设计入手,调节能源需求;使用高能效锅炉、水泵,使用蓄冷系统、电热联产和三连供系统并对系统定期进行维护,以此提高能效,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