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进口依赖过重,钢铁产业集中度低,钢企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这些都是制约铁矿石谈判“中国模式”的深层次原因,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建立新的价格谈判机制上有所突破。 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在中国钢企“无奈”的叹息声中闭幕:中方降低40%的目标无望实现,除了获得FMG公司降价36%的相对优惠外,三大巨头(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并没对中方的要求让步,中国钢企只好从现货市场买矿。近日,在青岛召开了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中钢协负责人表示,要在新一轮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寻求建立“中国模式”。 铁矿石谈判离“中国模式”到底有多远?
何谓铁矿石“中国模式”
在青岛召开的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中钢协解释“中国模式”有三大要点:一是铁矿石贸易结算时间从过去每年的4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改为从1月1日到12月31日;二是坚持长期协议、量价互动、量大价优;三是统一价格,不同地区、不同铁矿石品位、不同质量、不同矿山企业分别确定一个铁矿石离岸价格,一旦确认,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生产企业还是贸易企业,都应执行这个价格,不再分长协价和现货价。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在会上表示,中国钢厂不强调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企业参照中方的价格,但中国钢厂不会盲目跟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企业确定的价格。 单尚华指出,要实行国内统一价格,代理制就必须得到贯彻执行。今后钢铁生产企业进口铁矿石应以自用为目的,钢铁企业的贸易公司对其他钢铁企业销售铁矿石同样要实行代理制。
铁矿石巨头反应冷淡
对于“中国模式”,铁矿石国际三大巨头反应冷淡,放出风声说“2010年铁矿石不仅不再降价,而且将从2009年的下降33%改为2010年上涨30%—35%”。 FMG也表示,下一年度不准备降价。该公司人员10月19日透露,正与中国就第四季是否继续采用折扣定价进行协商。 做出铁矿石价格不降反升的反应,是因为这些国际铁矿石巨头判断,明年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钢铁需求和产量将急剧增长,将导致铁矿石需求增加。 摆在中国钢企面前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三大矿山企业占据全球80%的铁矿石贸易量,在全球铁矿石市场的垄断地位已经形成。而我国对铁矿石进口依赖度高达60%,这些进口的铁矿石将被分散的近千家钢企分享。 尽管国内钢铁企业海外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国内矿山也在加快建设。但突出的铁矿石供求矛盾,以及近期频频发生的中国钢企海外投资受阻事件都说明,铁矿石供求市场短期内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
建立国际矿业经济新秩序
铁矿石谈判还未正式启动,国际铁矿石巨头便放出话说要提价。对此,中钢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的钢材社会库存4000万—5000万吨,这表明全国钢材供应严重大于需求。铁矿石巨头拟作出继续涨价的决定是缺乏现实基础的。 对于建立铁矿石“中国模式”,业内人士纷纷表示难度很大。以“统一价格”为例。近几年来,高价的进口现货矿一直是矿山企业要求长协矿涨价的砝码。由于拿不到长协矿,一些中小钢厂和贸易商不得不高价购买现货矿。要参加谈判的矿山企业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在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上都很难。 业内人士建议,在新年度的铁矿石谈判中,要根据经济形势和对未来铁矿石供求变化来调整和确定谈判目标。有关部门应该充实有经验的谈判代表,并联合国内主要钢企形成智囊团,给予谈判充分的咨询服务。 铁矿石进口依赖过重,钢铁产业集中度低,钢企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这些都是制约铁矿石谈判“中国模式”的深层次原因。中国钢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市场,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在建立新的价格谈判机制上有突破。 |